申城来沪人员突破1100万人 五个区人口“倒挂”

05.08.2014  09:21

  申城来沪人员已经突破1100万人。记者近日从三位市政协委员对“推进本市新一轮城镇化”的专题建言中获悉,根据公安及工商部门的统计显示,本市已有五个区来沪人员比重超过50%,出现人口倒挂现象。

   郊区成主要流入区域

  据公安部门统计,上海全市现有来沪人员1100.09万人。其中,共办理《上海市居住证》107.14万人,办理临时居住证456.02万人,未办证者达到536.93万人。

  与户籍人口相比,来沪人员年龄结构明显年轻化。数据显示,来沪人员比重最大的三个年龄组分别是20至24岁、25至29岁和30至34岁。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来沪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三,大专及以上学历仅为10%左右。

  目前,就业机会多、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郊区,成为了来沪人员的主要流入区域。其中,闵行、嘉定、松江、奉贤、青浦等5个区的来沪人员比重超过50%,来沪人员超过了户籍人口,成为了人口“倒挂”地区。除此之外,闵行、浦东新区、松江区的来沪人员总数已超过百万。来沪人员正以家庭模式流入上海,在沪长期居留的倾向日益显现。

   无照经营者超5万户

  来自工商部门的数据显示,来沪人员中从事无照经营的共有5.5万余户,约占全市无照经营户总量的85%。其中,无照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约2万户,从事小商品经营的约1.5万户,从事美容、足浴、棋牌经营的约0.5万户,从事废旧物资回收、音像出租经营的约0.4万户,从事电器、汽车等维修服务的约0.4万户。

  另据测算,400万余名来沪人员的就业状况并不明晰,约占符合劳动年龄段来沪人员总数的42.28%,是“灰色就业”的潜在人群。

   多策并举帮助转型

  对此,政协委员、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吴延安,政协委员、市公安局副局长江宪法及市政协委员、市公安局副局长倪建玉指出,应该进一步疏导来沪人员的合理生活需求,进一步加大社会基础建设投入,加强规范管理,从民生领域进一步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淘汰部分能耗高、污染重、附加值低的落后产能,引导高技能来沪人员来申城就业,帮助引导“灰色就业”人群转型。

  不仅如此,上海要逐步满足来沪务工人员的居住需求,要因地制宜地探索“代理经租”模式,配套建设集体宿舍、蓝领公寓等措施。对向来沪人员提供廉价租赁住房的个人和企业,可以提供相应政府补贴。

  另外,申城应该从规范就业、经营等方面寻找政策突破,力争实现“家政服务、医院护工、个体工商户、郊区”就业登记力度全覆盖,并将就业登记作为本市灵活就业的来沪人员享受如“子女就读”、“申请公租房”等公共服务的前置条件。进一步压缩无照经营的生存空间,加大治理“群租”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