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书院”聆听关于“滩涂”的故事
文/摄 通讯员 施国标 日前,浦东新区书院镇文化中心底楼大厅,正举行着“滩涂的记忆”展示开馆仪式。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明莅临现场,并与书院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新德共同为“滩涂的记忆”展示馆揭牌。至此,书院镇已挖掘推出市级非遗项目二个,区级非遗项目二个,并继续通过非遗普查员寻找其他有价值的民间艺术文化。
书院镇成陆时间不长,只有200多年历史。在这里人们虽然看不到晨钟暮鼓的古刹、牌楼、寺庙等,但同样能找到滩涂文明的历史痕迹,其中“滩涂文化”记录了沿海百姓的生活与生产的片段,留下一段特殊的又充满“海味”的文化乡愁,有心的书院人便以此留下了当年沿海劳动人民的劳作情景,揭示了当年这些老百姓“靠海吃海”的智慧和能力,这对于后辈人来说同样有着传统的教育意义。
上海滩涂,由长江与钱塘江水交汇并由淤沙冲积而成,广袤的滩涂资源与当地农民一直有着深厚的渊源。自成陆起,书院沿海百姓就开始闯海捕捞,尤其是大片的滩涂资源,更是成了当地百姓生活与生产上取之不尽的天然粮仓,钩蟛蜞、挖蚬子、捉“土铁”、割芦苇、拔芦花等劳作均成了每年亲吻滩涂的“必修课”,而这些丰富的天然资源,让当地百姓度过了一个个困难时期,用“海鲜”制成佳肴,填补了生活上的不足,使碗里不再有太多的咸瓜。芦苇、“洋草”等滩涂植物,也被淋漓尽致地用在了生产上。芦苇的用途十分广泛,可建草屋、编芦篱,还有大量的芦苇手工艺品,甚至芦花、芦叶、芦根都大有用处。正因为有了大量的芦苇资源,在八十年代,书院人依靠芦苇搭建菇棚、床架,使书院变成了闻名全国的“蘑菇之乡”;“洋草”,是耕牛的上好饲料,这里的耕牛也就因为有着取之不尽的“洋草”,把耕牛养得膘肥体壮,在耕田时力大无穷。
一幅幅劳作的滩涂情景,随着当地大开发的到来,现滩涂已经远去了,滩涂往事已经成了记忆,当地一位文人凭着自己的亲历,写下了《留下滩涂的记忆》一书,现建成的书院“滩涂文化展示馆”,大量的构思与情景来自这本书籍。本馆设“潮起潮落”、“回望海潮”、“芦荡人家”、“哭嫁哭丧”、“滩涂歌谣”、“滩涂美味”等篇章。展示馆面积虽不大,但内容丰富,这是一段书院的精彩历史文化,也是一段书院人的文明记忆。此后,书院相关部门还将挖掘民间的“纸凿文化”,逐渐推出并申报非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