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5年多16821条河道 所有河湖有河长

20.10.2017  16:48

  原标题:一条河,考量一座城市的幸福感

  5年里多出了16821条河道、提前16个月实现河长制全覆盖、《上海市水资源管理若干规定》计划今年出台……劳动报记者从市水务部门了解到,在过去的5年里,申城秉着“治水为先,共建宜居家园”的目标,在水环境治理上交出了一份详实的答卷。

   5年多出16821条(段)

  一条河,往往考量着一座城市的幸福感。上海因水而生,因水而居,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在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稀缺品的当下,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水环境质量关乎上海城市竞争力,关乎2400多万人的获得感、满意度。

  在大规模推进河长制之初,上海首先启动了大规模的河湖数据调查复核。只有把“家底”摸清了,才能正确决策,对症施治。相关部门先是区县自摸,接着是市河长办组织排摸,最后委托第三方市测绘院利用遥感、光谱分析等技术手段排摸,排摸出10501个疑似黑臭水体点位。后下发到各区进行现场复核,结果又挖掘出较为隐蔽的691条段477公里黑臭河道。最终,全市共排摸出黑臭河道共计1864条段1756公里,并编制“1864”河道图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市最新发布的河湖报告(2016年)中,申城出现了43424条(段)河道,比2011年上海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新增了16821条(段)。此外,还新增了5170个其他河湖(公园、绿地、小区或单位自管的河湖)、55864个小微水体,真正形成了“一河一图一信息”的全覆盖、无重复、无遗漏河湖本底数据。

   标本兼治啃“硬骨头

  摸清了“家底”,上海全面锁定黑臭中小河道,并按河施策,加以整治。据悉,今年年底前将基本消除中小黑臭河道。

  目前,列入整治计划的中小河道已全部完成“一河一策”编制,其中水利工程已完成总量的81%。

  在经过多轮水环境整治后,黑臭的中小河道成为难啃的“硬骨头”。唯有以问题为导向综合施策,统筹河道水利工程、沿岸工业企业治理、违法建筑拆除、断头河整治、船舶污染治理、畜禽养殖场退养、截污纳管及污水管网完善等工作,水岸联动,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治水实效。

  小涞港,全长12.5公里,一年前,沿河区域污水直排,两岸违建密集。整治势在必行,但由于涉及闵行、青浦、松江三区,无论是前期拆违还是后期水利工程施工,都需要各方的密切配合,通过相关各区建立的联席工作协调机制,许多矛盾迎刃而解,为小涞港的整治工作争取了时间并降低了协调成本。

  宝山、普陀两区交界的新槎浦河,几十艘“三无”船只成片停靠,形成了一处“水上村落”,污水垃圾直排入河,环境脏乱。由于是界河,虽然两区分头整治过多次,但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攻坚战打响后,两区联动,共同制定了专项整治方案,终于啃下了“硬骨头”。

   所有河湖都有河长

  做实河长制,上海是动真格的。据悉,上海已建立起市、区、街镇三级河长制,并且进一步向村级河长延伸。同时,不少区还出现了“民间河长”,由当地的企业负责人、村民自治组织人员和志愿者等组成,成为治河护河的参与者。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分四批陆续公布了各级河长名单,其中包括名录外新增河湖、其他河湖和小微水体的河长,至此,上海所有的河湖都有了自己的河长,河长规模达到1万多名,提前16个月实现河长制全覆盖。

  而上海最早的河长制,其实可从苏州河治理谈起。目前,申城的“母亲河”又进入了第四期的环境综合治理。水清了,两岸市民也跟着享受到了福祉。如今,3.7公里的苏州河健身步道(长宁段)工程已开工,全线建设预计12月下旬完成。届时,市民可在苏州河畔快走或慢跑,体会沿岸历史的源远流长,这样的惬意生活不再是梦想。

  可以说,上海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并加强执行让其真正发挥作用,做到河“长治”。对标欧盟等国际先进水平,上海以挥发性有机物和流动源污染防治为重点,近年来已出台18项地方标准规范,大幅度提高污水排放要求。同时,修订了《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和《上海港船舶污染防治办法》,正在制定的《上海市水资源管理若干规定》计划今年出台,强化从严治污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