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调查】广西省玉林市北流市定点调查手记
2016年暑假,以“农村创业现状调查”为主题的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定点项目在全国30个市、县全面铺开。我作为队员随千村调查广西省玉林市北流市小组参与本次的调研。我们团队的10位同学分别来自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法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数学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带队教师是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江晓东老师。本次调研是从7月25日到7月29日,共历时5天,走访大里、民乐、西埌、新圩4个镇和大里村、古红村、罗政村、民乐村、萝村、木棉村、新村、平山村、梧村和南胜村10个行政村,累计完成了4份镇长问卷,10份村长问卷,18份村委问卷,40份创业者问卷,60份普通村民(非创业者)问卷。
北流市,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位于广西东南部,南与广东高州、化州市、信宜市接壤。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中国陶瓷名城”。北流辖2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78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136万人,绝大部分为汉族,少数民族仅占0.92%。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自南向北流而得名。改革开放以来,北流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广西十强县(市)前列。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与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
7月底南方大地正笼罩在副热带高压的蒸笼里,火热的太阳炙烤着这片岭南大地,气温飙升到新高的36度,但是同学们的热情丝毫不弱于这火辣的气温。我们千村调查北流组从7月25日正式出发启程。
7月25日第一天早上我们团队首先参加行前协调会。北流市政府办谭家安主任主持本次会议,首先谭主任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5天的行程安排;接着他委派驾驶经验丰富的林师傅担任我们的全程司机,负责联络与接送;然后他向与会的镇领导传达了接待的要求。江晓东老师代表我们全队告知各位镇干部问卷分为5个种类,并委托镇干部告诉村委会并提前落实好参与人员。之后江晓东老师又找到各个镇的负责人查阅镇志以便了解当地情况,为后续的访问做好充分的准备。
协调会结束后,我们队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大里镇大里村的村委会。到达后同学们面对着陌生的叔叔阿姨有些无所适从,多亏江老师和村委及时沟通,按顺序安排我们对应采访。在老师的安排下,同学们都找到了采访对象。“阿姨您好”“叔叔您好”“我们是上海财经大学学生”“向您请教一些关于农村创业方面的问题”“我们不会泄露您的任何信息”等等对话在各个房间回荡。其中罗政威同学采访的一位年轻帅哥是一位从事快递物流生意的创业者,她的身份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当今网络购物发展很快,抓住快递末梢的农村或许将会在不久的未来很有市场。
我调查的是大里村党总支委员马小梅阿姨。起初我按照问卷的内容照本宣科地给她念,比较死板,随着采访深入,马阿姨开始从问卷内容延伸讲起了村委会之间和谐的故事,并且称赞大里村的班子就像是“一家人一样”,我也渐渐不拘束于问卷,与马阿姨进行半聊天半采访的访谈模式。马阿姨时不时还主动分享自己的故事,当问到她的家庭成员时,她还指向一旁的快递公司创业者帅哥并骄傲的说:“那个就是我的儿子,在外边开了快递公司呢。”与马阿姨的访谈十分愉快,短短的问卷不知不觉也过了半个小时。
之后笔者又旁观了创业者、村民、村长的调研现场,发现同学们由于是第一次采访,对问卷内容还不太熟悉,常常需要查阅千村调查的手册。采访过程中有一些到场的村民无法用普通话与队员交流,农忙时节又很难再去找闲着的村民,场面陷入了僵局。这时江晓东老师一一询问队员会不会说当地方言,挑选出甘婕、黄莹莹、施来亨三位可与当地人交流的同学,并调整他们的采访对象,解决了这个僵局。
之后我们又遇到了村民人数不够的问题,江老师亲自带着几位队员来到农户家中,请他们接受我们的采访。刘国琛同学采访了一位在诊所打吊针的姐姐,甘婕、罗颖琪、陈彦伊、罗政威四位同学则深入农户家里开展调研。人数问题解决,紧接而来的问题是问卷本身过于繁琐冗长,有些问卷填写要超过一个小时,导致受访者失去耐心,许多调研都面临着半途而废的危险。“我要去做饭了。”“你这问卷把我搞得头都晕了。”“怎么还有那么多页,快一点啊!”等等情况折磨着同学们,但是同学们都耐心地向村民解释并希望他们配合好,实在不行的还采取了换人法让受访者多些新鲜感。或者也有的同学直接告知受访者采访结束将有20元补贴来激励受访者完成采访。经过同学们的耐心劝导受访者都配合地完成了我们的提问。因为是第一个村也是第一次尝试,现场遇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耗费了较多时间,好在最后我们都解决掉了这些问题,顺利完成了大里村的调研。
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有了第一个村的经历,队员们都更加自信了,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随后的几天团队都是早上8点就从酒店出发,留下一名队员在镇政府访谈镇长,填写镇长问卷,其他队员在镇领导的陪同下奔赴各个村庄开展调研。镇领导会提前告知村委会,并让村委会安排足够的村委、创业者、普通村民来村委会接受调研。
可是也总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7月26日当我们来到民乐镇镇政府时,镇领导告知我们那一天是民乐镇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日子,许多村干部下午必须参加镇人大会,所以只能在上午接受我们团队的采访。面对这个突发情况,江老师只好取消原来按顺序走访各村的计划。他把同学分成了3组,罗政威、施来亨、黄莹莹、陈彦伊负责第一个村罗政村,曾頔、甘婕、罗颖琪负责第二个村民乐村,我、谢晨、刘国琛负责第三个村萝村。三个小组在上午同时对3个村开展调研,并且优先采访村长和村委,保证了上午之内就可以采访完村长和村委。
还有一次是7月27日,当天上午采访木棉村耗费了太多时间,原定上午采访的新村只好放在了下午,更加不利的是,一名队员因为身体不适提前回酒店休息了,团队又派了一名队员采访上午有事没能填写问卷的木棉村主任。折损两员大将,加上两个村的繁重任务,从老师到同学都忧心忡忡,担心不能完成任务。江老师这时向镇领导说明了我们的境况并让镇领导告知下午的村能按时把村民和创业者叫到村委会。午饭我们匆匆吃完便赶往新村,中午的催促起到了效果,安排的受访者已经来到了村委会,我们立即找好各自的采访对象开始了采访,江老师也亲自上阵,填补人手不够空缺。问卷填写得快的同学,访问完一个人又赶忙找下一个人访问。在我们全队的努力之下,终于我们在6:30顺利完成了下午两个村的全部调查。
经过市领导的介绍,我们得知此次调查的4个镇中有3个镇都有着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创业能手,各村内也涌现了许多创业带头人,但是创业者个体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产业集中在农业、简单的加工制造业或者基础的服务业内,大部分仍是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转型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好的企业例如说新圩镇梧村的邓芬芳开的鱼苗养殖场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500万资产的大企业,而有的创业者只有一万的资产,还要依靠别的工作过活。接受采访的创业者大多从事养殖、种植等农业或者机械制造、建材制造、制衣等加工业以及餐馆、诊所、快递中心等服务业。这些企业基本上聘用本地村民,然而本地村民基本是高中文化水平以下,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工作。因为地理位置的劣势,这些乡村私企几乎不可能聘用到高素质的人才,设备的更新,技术的革新只能亦步亦趋,无法实现自主研发,产业转型也难以实现。不过乡村企业毕竟不是工业园区,其社会作用即增加了就业岗位有力促进了基层民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农村创业也发生了改变。首先乡村也涌现了一些新兴的创业者,例如大里镇大里村有一位小伙子在村里开了快递物流公司,民乐镇萝村另一位小伙子则在淘宝上开店,销售广西特产水果百花果。其次传统创业者也纷纷表示网络让信息流通的更快了,也让他们的市场更加开阔了。
为什么北流市的农村创业情况能蓬勃发展呢?这得益于政府的扶持,北流市政府鼓励村民自主创业。2015北流市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大胆创办经济实体。去年,该市1200多名农村党员干部通过自主创业带领群众致富,带动或吸纳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近8000人,形成了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一村带一乡的良好格局。以西埌镇木棉村为代表,木棉村的带富网络由花生协会创业带富、企业创业带富、养殖业创业带富、外出劳务创业带富、运输流通创业带富五个项目组成,包括有10名党员。村委会结合了当地农业产业布局、调整扶贫项目的开发,依靠有能力的党员带头创业,积极探索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同时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资金帮扶、结对帮扶等措施增强了党员的带富成效。
经过5天的走访调研,同学们对基层民主和农村创业有了崭新的认识,会计学院谢晨同学表示:短短几天跟农村创业者的相处时间,让我们见识了农村创业的千姿百态,他们或养猪致富,或开店办厂,或网络销售……相同之处是他们都在为了自己家庭的美好生活努力着。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土地场所限制、融资环境不佳、销售市场低迷、生产水平落后、利润空间低等亟待解决的限制农村创业发展的问题。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黄莹莹同学在调查中发觉创业者中有的人将品牌打造得声名鹊起,生活过得如鱼得水,也有人连农民生活标准也达不到,日子举步维艰。受教育程度或许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企业的认识度,管理方法和经验总结。
法学院罗颖琪同学用三个关键词总结这次调查经历:很难得,很幸运,很知足。我们深刻的理解到创业的心酸苦乐,知道了创业的不易。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创业都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多数人都是怀着改善生活的目的努力着,毕竟有家才有国,有一个个日渐富裕的家庭,才有一个日益强大的祖国。
我们为什么要调查?就像鲁迅先生那句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多关注这些小人物,多关心这些大地上的人们,从他们身上读懂当代的中国,“做”或许比“说”来得更确实、更可靠。
(供稿、供图:刘益辰 编审:王雅静 收稿日期:2016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