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一部部村志 记录下一个个村庄“看得见的乡愁”

10.06.2016  19:37

 

  最近,上海金山基本完成全区124部村志的初稿。在这些村志里,一段段早已不为人知的历史被重新挖掘出来,一个个即将消失的风俗也被记录下来。

  这些村名的由来是什么?村里出现过哪些大人物?周边乡村有哪些风俗人情?农家的雕花板大床是什么样的?

  最近,上海金山基本完成全区124部村志的初稿,其中第一批20部村志正式付印。这些村志对各村地理、历史、经济、风俗、物产、人物等都进行了详细记载,不仅留下了珍贵的乡村史料,也承载了一个个村庄“看得见的乡愁”。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有条件的村可以编修村志。

  而实际上,早在5年前,金山区就正式启动了村志编纂工作,努力要留住乡土文化的根脉。“我们是带着抢救性的心态来推进村志工作的,村志能够保护金山村级发展历史,反映村级发展进程,留存金山的乡土文化。”金山区档案局局长徐建昌感慨地说,“要是再过10年、20年,我们再来编村志,就更加困难了。

   八一村村志,再现消失的西仓古镇

  金山有6000多年历史,古冈身遗址、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遗址等见证了这一片土地上的沧海桑田。数千年的文明,孕育了朱泾、枫泾、张堰、亭林等历史名镇,以及一批批历史文化名人。

  在这些村志里,一段段早已不为人知的历史被重新挖掘出来,一个个即将消失的风俗也被记录下来。

  在金山卫镇八一村的村志里,就记录了一个消失的古镇——西仓。

  西仓最早名为官塘滩。传说汉朝时,从北方来了2000多个流民定居于此,垦地,种粮,还修筑大官塘,官塘滩后来更名为上官塘镇。

  图片说明:金山区村志中记录的农村住房。

  南宋时期,武举陈龟年迁居于此,修建了“陈泰油作坊”,这里产出的菜籽油远销至真腊(今柬埔寨)、满刺加(今马六甲海峡两岸)等地,一时间这里商人云集,街上车水马龙。

  明朝时期,上官塘镇更名为西仓市,后屡经战火,到1949年解放前仅剩几间破房屋。后来,西仓被征地建厂,到2003年,连地名也消失了。

  像西仓这样,曾经繁华一时,如今连地名也没有的古镇不在少数,金山的村志将这些古集镇都一一记载了下来。

  除此以外,村志里收录的民间谚语也颇有生趣,如“牛吃稻柴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算算用用,一世不穷”、“坐吃三年海要干,大算不算,小算落乱”、“过了雨水天,农事接连连”、“‘九九’不开沟,田里要生板子油(土地板结)”、“千朝霜,万朝霜,比不上‘年初一’一朝霜”……这些谚语生动反映了农村的生产情况和生活趣事,但如今已经鲜为人知。

  翻开这些村志,农村的建置沿革、人口变动、中共党组织的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婚丧习俗、民间传说等一目了然。村志不仅是一部农村的“百科全书”,也详细记录了农村的文化变迁。

   退休老教师,历时5年编纂一部村志

  金山村志的主要编纂人员都是农村里有点文化的老人,比如退休教师、退休机关干部等。由于这些老同志用电脑不熟练,每个村还专门配备了年轻人,负责把老人写好的村志录入电脑。

  今年73岁的宋伯仁,就是村志编纂人之一。他原来是金卫中学的教师,属于村里的文化人。他编写的八一村村志,是金山区村志编纂的试点,同时也是全区最先完成的一部村志。

  图片说明:金山区村志中记录的农村住房。

  和多数参加村志编纂工作的老人一样,宋伯仁起初并没有编纂村志的经验。为此,他还特地买了《方志编修教程》,又多次到档案局请教专家,才渐渐摸出门道。

  从2011年5月开始,为了尽可能多地掌握八一村的历史资料,宋伯仁前后20多次到档案馆翻阅资料。不仅如此,他还到镇上的派出所、计生委、学校等单位翻阅档案资料,看过的史料多达1000余册。

  同时,他还从村里的老人那里搜集口头资料。村里一位老干部,特地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写下来,订成一本2万多字的小册子交给他。

  经过10个月搜集和编写,一部20多万字的村志初具雏形。此后,八一村的村志又经历了三年多的修改过程。

  “金山区有124个行政村,每个村都要编写村志,每一部村志的初稿完成以后,都要经过不少于五、六次的修改和打磨,力求事实准确,行文规范。”徐建昌介绍说,金山村志编纂工作在全国属于先行先试,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在村志编纂过程中,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通过审读志书进行业务指导,建立评稿会议制度,发放志书范文,推广先进做法等。

  “五年磨一剑,今天亮剑了!”徐建昌在金山区村志付印仪式上透露,目前,金山区所有124部村志的初稿已基本完成;继此次第一部批村志付印后,其余村志也将分批付印,将于2017年底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