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深化改革、全面释放、创新活力”2015年暑期务虚会举行[图]
2015年8月5-6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年暑期务虚会举行。会议以“深化改革、全面释放、创新活力”为主题,围绕学院发展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研讨。
丁文江院士等近60余位教师代表出席会议。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就各部门的重点工作向教师代表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学院未来工作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专题报告,为务虚会提出了明确的主题
院长孙宝德做了题为“深化改革、全面释放、创新活力”的专题报告。他谈到材料学院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学院,每个人都有权利也有责任,对学院的未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他希望通过“放”,进一步发挥各二级机构和每一个老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孙宝德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提到现在企业对技术的迫切需求日益强烈,产业的转型升级对高新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国家的重大工程和国家安全也迫切需要一些尖端材料,这对原创技术指明了方向。要抓住把上海市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重大机遇,研究出最先进的材料,取得最顶尖的材料加工技术。在学科建设方面,从现在形势来看,学院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还重点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他认为第一任务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第二任务是科学研究,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三任务是师资队伍建设。人才是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必须全面释放人的活力。他强调学院要着力做好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文化支撑体系的建设。学院要想办法让长期、踏实地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基础理论研究要很好的布局,学科的方向除传统的金属材料和加工,还将在功能材料的新理论、新方法上布局。学院在国家的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今后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学院要为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的同志提供发展道路。他希望大家为学院的各项工作献计献策,广大教师的智慧是无穷的,力量是无穷的,号召全体材料人团结起来,把材料学院建设的更好。
抛砖引玉,为学院未来发展谋思谋路
为期两天的会议,学院领导班子向与会人员汇报了工作思路和设想。副院长曾小勤做了“整合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报告,分析了当前的科研现状,提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体系,是学院科研管理的根本。随后他从发展机遇、建议措施两方面汇报了学院科研工作的有关思路和设想。
副院长金学军汇报了关于学科建设的设想和思路。他介绍了新一轮学科建设背景、新一轮学科建设的目标,分析了材料学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形成学科建设愿景共识。他重点汇报了新一轮学科建设之学院顶层设计和下半年的重点工作。
副院长朱申敏首先汇报了2015年上半年工作,之后汇报了有关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她从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兴趣引导、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和设想。
副书记陈华栋汇报了关于学生工作、捐赠筹资工作、学院文化和宣传工作等内容。他重点介绍了上半年学生安全稳定重点个案和已开展的工作。提出了有关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思路。他详细介绍了学院进一步加强捐赠筹资工作的方案,对学院文化建设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学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宣传工作的现状,建议形成更易传颂的学院口号和院训。
副院长王敏汇报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有关思路和做法。她介绍了学案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工作宗旨,分析了学科建设规划中与国际合作相关的指标。她重点介绍了学院国际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建议明确了实质性合作伙伴。她还汇报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几项重点工作。
副院长刘河洲汇报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有关工作、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和设想。他分析了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分析了房产资源的现有情况,提出了做好房产资源利用和管理的措施。他还介绍了有关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举措和办法。他提出安全重于泰山,需建立分级责任制。
副书记张帆汇报了师资队伍建设有关工作。他回顾了2015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提出了下半年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举措。他从职称分类评审、年薪调整方案、长聘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方面,汇报了工作设想和思路。
群策群力,为学院明天的工作献计献策
与会人员围绕学院科研管理模式、分类评价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学院文化建设、国际合作办学伙伴定位、青年千人引进、实验室建设的深化改革、长聘体系建设等,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对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了忠恳的意见和建议,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在每一项工作汇报之后,与会教师们纷纷发言,对学院的建设发展发表意见和建议,并积极献策。
丁文江院士指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不是矛盾的,科学研究要支撑工程应用,工程应用要反哺科学技术,两者在学院内部不能对立起来、不能割裂开来,要相辅相成。在人才培养方面,教育本身是教化人的心,不是简单的教授技能。教是起始,化是根本。要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一定要集中力量,做好交大基因组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学科建设的好坏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对于重要的建设指标一定要真正落地,要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注意选好苗子,集中全院力量,重点培养。国际合作要有战略思想,要结合国际前沿,要可持续的基地化,要有设计、有策划,要根据材料学院的发展框架,找准合作伙伴,做好国际产学研工作。文化建设工作要在“化”字上下功夫,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能够化剑为犁。要注重学院文化的建设,核心是凝心聚力、共谋发展。要让校友文化贯穿学生培养的始终。
有的教师提出,学院必须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学工作要为绝大多数的学生服务,要建立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培养体系,要真正找到教学中的弱点环节,注重教学过程的监督;有的教师提出执行分类考核评价很有必要,要让做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专心教学的教师都能得到公平发展的机会,都能得到认可和获得应有的评价;还有的教师提出,青年千人的引进要与学院传统的优势学科及新型学科相结合,要因岗找人,对于国际科研合作要在保持实质性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对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讨论中,大家认为要对学院的存量资源进行有效和高效的配置,让有限的创新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统一思想,为材料人的共同愿景不断努力
经过两天的热烈讨论,大家进一步理清了思路、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大家认为,学院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进展,总体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在未来,学院要进一步理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关系,必须将两者统一起来求发展;将通过基因组整体工程的实施,实现众筹;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有计划的组织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将拿出一些资源,专项鼓励专心教学的教师;将实现职称分类评审;将在进一步听取的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满足学校要求、符合院情的长聘体系建设方案;将逐步提高实验室资源的使用效率,保证收支两条线的平衡;学院将明确国际合作实质性合作伙伴,努力做好国际产学研工作;将组织开展学院口号和学院院训的征集工作等。
后期,学院领导班子将根据本次务虚会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形成各项工作的推进方案,积极做好学院发展建设工作,不辜负广大教师对学院发展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