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强:23年如一日 为需要帮助的人筑起最后防线
11月22日,申城虽还未入冬,但早晚已感觉到冷。杨浦区救助管理站正式启动了今年的“寒冬季节救助”。22时,冷风带雨,上海中心城区的气温一度降到10℃以下,救助站的巡逻车在杨浦大街小巷巡查了一遍后,停在了包头路、殷行路路口。站长李福强背着一个大包跳下车,径直朝街角走去。
李福强心中牵挂着的人是老吴。老吴的户籍在大桥街道,家原住在殷行,早年因家庭变故卖了房子,钱也花光了,如今只能露宿街头。一个小商店的屋檐下,一张简易的木板床,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老吴啊,天开始冷了,还不进站吗?”老吴正睡在木板床上,见熟人来了,又坐起身来:“你看我这都睡下了,今天就不去了,到冷的时候我会去的。”李福强放下被子和一些食物,临走留下一句话:“天再冷些一定要进站。”这句话,李福强几乎每天都要跟老吴说一遍。
每年冬天,人们总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在寒冷的深夜,穿梭于杨浦的大街小巷。高架下、桥洞里,他与流浪者并肩而坐,耐心劝说,为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人们送去温暖。他就是杨浦区救助管理站站长李福强。
站长心里有一张“活地图”
每年从11月到第二年的3月,是杨浦救助站进入“寒冬季节救助”时间。救助等级看天气而动:寒潮蓝色预警对应三级救助,橙色对应二级救助,如遇红色预警则要启动一级救助。越是寒冷的天,越要奔走在第一现场。救助站的3辆救助车,全区3个区域无缝覆盖。李福强带领着团队“扫”街、爬桥洞,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只要发现救助对象马上施以援手。
杨浦救助管理站的前身是杨浦收容遣送站,自2003年更名以后,从一个拥有执法权力的部门突然变成了服务性的单位。转变意味着工作要更加精细、贴心。由于每天不间断地巡逻、走访,整个杨浦范围内,哪一条街道、哪一个桥洞、哪一片绿化带住着哪一位流浪者,李福强心里就像有一张活地图。
“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李福强经常冒着日晒雨淋,与乞讨者一同席地而坐,弯下身去聆听他们的诉说。深夜车来车往的马路上,李福强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们穿着反光马甲,出现在桥洞、街角、地铁口,寻找那些在严寒中孤零零的身影。在零下5℃的极寒天气里,他好说歹说,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劝进站里,哪怕是住几日,哪怕只是吃几顿热饭,喝一口热汤……
为困境儿童撑起“保护伞”
2008年,李福强正式成为杨浦区救助管理站的站长,他率先在全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工入站对受助人员开展服务。也是这一年,救助站接收了两个16岁的孩子。
小王(化名)家在山东,遭受了严重家庭变故后千里迢迢来到上海。小张(化名)家在杭州,从小跟着父亲靠倒卖火车票谋生,16岁那年父亲突然离世,他就由杭州救助站送到了上海。经多方走访和沟通,救助站把两个孩子都顺利送回了家。他们的命运看似相似,但尔后的经历截然不同。原来,救助站对接小王的社工几乎每月与他交流,关注他的成长,最终小王考入大学,并在毕业后成为一名社工,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而小张在被送回家后不到一个月就开始重操“旧业”。
这件事让李福强倍受触动。2011年,救助站成立了反家暴庇护中心、困境儿童保护中心和应急救灾临时保护中心“三个中心”。其中,困境儿童问题是李福强倾注心血最多的。这一年,李福强遇到了另外一个孩子。
“她只有9岁,父亲死亡,母亲失踪,没有户口,没有家人。”第一次见到瘦弱的小樑(化名)时,李福强心疼又心急。他先在街道帮助下找到一处寄养家庭,让她暂时能在正常家庭中生活,然后开始四处奔走为孩子办户口。
“孩子身边没亲人,户口是她在这个社会的身份,没有这个身份将来会寸步难行。”但由于孩子的问题太特殊,李福强几乎踏破了街道、公安、法院的门槛,情况说明写了一篇又一篇还专门请来律师协调解决,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今年春节前,小樑的户口办下来了,并如愿参加了中考。
“困境儿童有别于孤儿,他们没有法律上的认定,不享受任何国家政策扶持。而社会对其救助的方式也相对落后,孩子还面临各种身份认同的困境……”后来,李福强提出“站内救助”和“站外寄养”的困境儿童救助模式,对所有寄养家庭都要求站内社工进行评估和考察,做到对每个孩子负责。
30公里山路,一辈子社工路
1983年,李福强从军队退役后便进入民政部门工作。作为社会工作者的初心,就是当时一名“老民政”赋予他的。那是上世纪80年代,还是一名毛头小子的李福强在民政部门的社会科,跟随当时的科长老赵对口安徽的救助工作。“那会儿交通不发达,公交车只能开到镇上,而从镇里到救助对象家还有30公里路程,全靠一双腿去跑。”
有一次,老赵在一个救助对象的家中摔伤了腰,村里打来电话,让李福强去接一下。山路崎岖不堪,李福强把车开到了时速60公里,仍开了半小时才到救助对象家中。“当时我就在想,上了年纪的老赵每天是如何走过这一段山路的。”
老赵见了李福强,笑着说:“我没事儿,明天还能再跑两家。”李福强不解,老赵却指着村里的老房子对他说:“你看这房子,没有一个窗是好的。你看这老太太,就裹着一床单被过冬。明天我要是跑不完,他们怎么办……”那一幕,几十年来李福强一刻不忘。而从那以后,老赵脚下的30公里路延伸到了李福强的脚下,并一直走到了今天。
“民政工作凝聚了无数老同志默默无闻的付出,如今,我们的工作条件更好了,但依然不能忘记那份初心,就是永远走在一线,了解民生疾苦。”自1994年进站,李福强已在救助站工作了23年。
“我们今天的社会仍有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无力解决眼前的困难,而社会工作者是他们的最后一道守护线。”如今,李福强正努力培养救助站内的年轻人,让他们接受专业的社工培训,并引进专职社工,让救助工作变得更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