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使命续写科学传承 李林:“320大院”里的擎旗者
东方网记者毛丽君7月24日报道:岳阳路320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半个世纪前,在这个科学家们口中的“320大院”里,曾经诞生过一项轰动世界的科研成果——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一成果距诺贝尔化学奖仅一步之遥。如今,李林接过了上海生科院的大旗,这位真性情的科学家用对科研的满腔热情接下了“胰岛素精神”,像极了一团火,用生命的燃烧续写着传承的意义和价值。
李林,中科院院士,现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面对媒体不善言辞的他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大拿”,他的故事该从何说起?
前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写给李林的信。
李林指导学生做实验。
两个决定,两次选择,献身科研报效祖国
修改高考志愿是李林做出第一个重要决定,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1979年,李林18岁。中学时化学成绩优异的李林早就被南京大学化学系“相中”,然而班主任一句不经意的话却点燃了他内心追求新奇的小火苗。“生物化学,用化学的方式研究生物学的问题,应该挺有前景的。”就因为这句话,18岁的李林独自骑着自行车去了招生办,把自己的志愿改成了“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回想起当时的一幕,李林还记得每一个细节,南大化学系的教授没等到他的志愿书,特地上门询问情况。而这个看起来甚至有点“轻率”的决定,却为他打开了生命科学的大门。大学毕业后,李林考上了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顺理成章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回国是李林做的第二个重要决定,这个决定成就了今天的他。1992年,李林刚过而立之年。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以优异的科研成果完成博士后工作,李林谢绝了美国相关研究所的邀请,回到上海生化所,这一举动被传为佳话。当时的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特地给这位首届院长奖学金特别奖的获得者写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这封信李林至今还保存着:“我相信你回来的选择是正确的。作为一名中国的知识分子,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通过自己的诚实和辛勤的劳动,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和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为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贡献知识和力量,这才是真正实现了人生价值。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爱她和为她奉献的赤子。”
在出国潮涌动的那个年代,为什么选择回国?“就是觉得一样是做科学研究,如果能在自己的国家把科学事业做起来,会有更大的成就感。”25年后,说起这个决定,李林坦言,当时西方的科研水平比国内高一大截,他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回国,带着从国外学到的一身本事。
“当时有很多人劝他留在美国,我也问过他,做这个决定会不会后悔,他就问了我一个问题”,对于回国这件事,李林的夫人张芹的记忆里有这样一段对话,让她至今仍清楚地记着,“他问我,你觉得中国需不需要我这样的人?我说需要,他说,那不就行了。”
追求新奇,为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选择挑战,“骨子里的东西”注定李林会走上科研的道路,描绘了他人生的蓝图,而真正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科学家的,是他对科学研究的满腔热情和扎实严谨的态度。
满腔热情,扎实严谨,科研终是最爱
师从“酶学”大师许根俊院士,李林说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跟当年打下的扎实的酶学基础有非常大的关系。他还记得自己精心设计的第一个生化实验,在他研究生入学的五天后,是关于酶的提纯;一年以后实验成功时,他激动得差点哭了。
这样的热情在李林成为别人的导师后,依旧不减分毫,即便到了现在,他仍直言,做科研是他的最爱,是他最大的梦想。“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人永远都不会觉得实验过程枯燥,学生如果对科研不感兴趣,你对他的任何讲授都毫无意义,而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热情来感染他们。”
1999年进入李林实验室的潘巍峻是他的学生之一,当时李林的实验室只有6个人,实验的操作、记录都是他手把手教的。“李老师经常会讲一些笑话来告诉我们做研究应该有的态度和应该明白的道理,他告诉我们要讲求效率,要有目标,他告诉我们,实验结果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没有不好的实验,只有不好的设计。”
潘巍峻说,老师教会他的是,要保持对科研的热情,要有国际眼光,要瞄准国际前沿的目标,要沉得下心,一步一步做研究。“尽管他现在很忙,但科研仍然是他的最爱,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把他的研究做下去。”
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成效收获成就
2002年,李林担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常务副所长,正式走上了科研管理岗位;2013年,他出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长。他的工作重心也从个人实验室的科学研究转向了科研机构管理与建设,他尤为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上海生科院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国内重要的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机构,作为院长,他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李林任院长以来,一手抓发展战略谋划,一手抓内部管理机制,结合院情提出‘一级法人两层管理’的理念,发挥了各研究所的主体作用,极大调动了各所的积极性。”在上海生科院党委书记汤伯伟看来,他的“搭档”李林不仅是一位科学水平极高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擅长谋划的优秀的战略科学家。
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副所长,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金秋眼里的李林是个“接棒者”,也是个“传承者”。他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推动了生科院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做强每一个单元,释放生产力。更重要的是,李林接下了老一辈科学家们的“胰岛素精神”,淡泊名利,敢于攻坚克难,善于协同创新,营造了单纯、高效的科研文化氛围,而这种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
“科学是平等的,这点在李林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做科研,他在实验室里没有架子,享受科学本身,和学生、同事一起设计实验,分享成果;做管理,他能包容科学家的性格,尊重科学家独立的思想和平等的人格。生科院的这种文化底蕴影响着每一个做科学研究的人,踏实、团结、顾全大局。”
而在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李林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理念。“以宽广的事业舞台凝聚人才,以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支持人才,以科学的评价机制用好人才,以一流的服务关爱人才。”汤伯伟说,“上海生科院引进人才都是根据需求有的放矢,充分发挥专家评审委员会的作用,搭建平台,做好各方面服务,让人才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所能,各尽其才。”
李林说,现在他的“职业成就感”来源于研究院取得新的突破,取得重大的成绩。而摆在众人面前的是,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上海生科院共有5项成果入选,占据了半壁江山,这在上海生科院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科研文化底蕴的厚积薄发让这样的结果成为了必然。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李林认真履职,积极建言献策。
不同身份,认真履职,责任使命传承
如今,李林有了更多的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每一个头衔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上海知联会是团结和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加强学习、建言献策、帮困扶贫、联谊交友的组织。1999年,李林加入知联会,现任第六届知联会会长。“他特别重视知联会自身建设,注重思想、组织、制度建设。他推动知联会理事积极建言献策,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知联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协常委姚莉这样评价李林。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李林从科研领域出发,积极建言献策。“他提出,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高,不光是转化机制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基础研究还不足,很多成果达不到转化的程度。他建议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提出对看准的项目要长期、稳定地支持。而在人才方面,他强调科技创新核心靠人才,重视引进人才,也注重培养、使用人才。他说,本土人才和海外人才要一视同仁,谁有才就用谁。”
“一个人发挥作用不仅仅在于自己做出了什么重大科研成就,还可以是带领一个团队取得更大的成功。”虽然李林说,他最大的梦想是回到实验室去做实验,但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在不同的岗位上,最大程度地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如果要说李林的偶像,夫人张芹首推王应睐院士,他是生化所老所长。“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工全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及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是新中国彪炳史册的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王先生,胰岛素合成及核糖核酸合成可能不会那么快成功,但他本人没有在任何一篇相关的学术论文上署名。这样的人对科学不也是有很大的贡献吗?”
李林说,王应睐先生弥留之际,握着他的手,虽然当时已说不出什么,但他知道,那就是一种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