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给幼儿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03.02.2015  13:26

  从杨浦区本溪路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升入小学后不仅能迅速适应环境,还能很快交上4-5个好朋友。秘诀何在?园长李丹说,就是通过基础性课程渗透自主活动教育思想,通过打造“模拟真实社会的幼儿社团活动”特色课程来培养孩子自主选择、与人交往的能力。

  “幼儿教师的工作,就是在为孩子设计和制造一个无限大的碗,而不是急于往孩子小小的饭碗里盛饭。”李丹坚持的,就是带领团队将幼儿的“”不断放大。

   给幼儿创设自主空间

  淘宝类社团、艺体类社团、传媒类社团、帮帮类社团,本溪路幼儿园共有四大类10个社团。

  舞蹈社分属于艺体类社团,这学期约有20位幼儿选择加入该团。功夫舞、民族舞、幼儿舞……在孩子们的要求下,社团指导教师找来不同舞种的学习视频和资料,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原来,社团的组织形式、内容并不是由幼师做主,全体参与其中的幼儿都有发言权。舞蹈社团并不单纯教幼儿如何跳舞,舞蹈如何编排、演出服装怎样设计、规定演出人员都要体现出孩子们的智慧。

  这是2006年李丹调入本溪路幼儿园后创设的“模拟真实社会的幼儿社团活动”,孩子们不仅要自主选择社团,还要与老师一起决定社团的大小活动。每周二和周三,幼儿们打破班级的边界,与新结识的友伴们和新老师一起,碰撞出神奇的火花。

  随着不断实践,李丹琢磨着将这种社团模式进行“升级”,尽可能体现社会化的供需关系,于是凸显社会交往能力的社团联动方式出现了。演绎类社团表演之前可以提出制定服装的需求并给出设计方案,由淘宝类的“布衣布社”、“玩纸社”等负责定制。制作出的服装若不满意,再根据演艺类社团的要求作修改。

  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们懂得作出选择、协商探讨、解决问题、结交朋友。“这一来一去的过程,不就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过程吗?”李丹说。

   让幼师“走下讲台

  探索社团活动之路,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如何让老师走下讲台,把决策权放到孩子手中,真正体现教师在社团中的“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定位。李丹回忆说,2010年,幼儿园在年终举办“一元献爱心”主题活动,邀请所有社团围绕主题自己设计活动内容,实施展示方案。因为担心展示的结果不够完美,不少幼师着急了,亲自上阵设计活动方案、像课堂一样站在讲台上指挥孩子们排演节目。李丹体谅教师们的苦衷:“幼师观念的转变确实也需要时间。

  “正是她的这种信任,给了我们最好的发展空间。”学校教研组组长林琳回忆说。李丹发现,磨合了2年左右,幼师终于“走下讲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幼儿站到了舞台上。

   社团,帮助幼儿更快成长

  小毛(化名)在班级沉默寡言,没想到进入社团后,小毛在舞台上展示出了演讲天分,在老师的鼓励下,他的表现也逐渐进入角色。经过1年的社团活动磨砺,小毛大班毕业时已成为宣讲社团的小主力。

  在本溪路幼儿园,不少孩子在社会活动中得到成长。参与“生活小料理”社团的男生大牛在一次切土豆片的实践中不小心切伤了手指,简单包扎后还继续坚持。“在家里的时候,外婆也是经常手指带着创可贴做饭的,不要紧。”“生活小料理社团”指导教师林琳把大牛坚强勇敢的故事写进了微信朋友圈,大牛母亲看到后很是感动:“孩子的坚持让我必须给他点个赞!

  每年,参与过社团活动的幼儿毕业后,李丹都坚持对他们在小学中的表现做跟踪调研。这些孩子不仅能够很快融入小学生活,且七成以上担任班级各项职务,更是在互帮互助、沟通交往方面表现突出。

  不只是幼儿,参与社团指导的幼师们也从中获取了不少养料。在幼儿园,稀有的男老师总被寄予开设体育类社团的厚望,但李天虹的兴趣在综合娱乐类,李丹不但没反对,还提供专门场地、工具,鼓励他把社团办起来。如今,李天虹指导的棋牌类社团已经成为幼儿园里最火爆的社团。

  李丹眼中,给幼儿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正是将幼儿们的小碗一个个变大的过程。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