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青年团队:上海推进农业机械化,他们在行动
几位青年正在调试一台蔬菜收割机,无论是行走部分的液压驱动,还是调节割台高度,细微的差别就可能使这台农机的作业效果千差万别。这里是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位于闵行区南华街的农机具组装调试车间,各类农机具经由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研发团队的设计后在此进行适应本市农业生产的各类试验、组装。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农机具或许能在沪郊的田野上大放异彩,为上海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
破解蔬菜种植机械化难题
“液压驱动可以实现机器行走的无级变速,因为不同蔬菜品种所需要的作业速度存在差异。”成松松忙着调试着眼前这台蔬菜收割机的同时不忘向记者解释每个工作环节的意义。上海市农机研究所承担着本市农业机械的设计、研发、试制及推广应用等相关工作,包括农田机械、蔬菜园艺设施、畜禽机械、农用电器及微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开发,如成松松这样的青年人如今已是所里的主力军。眼前这台蔬菜收割机,是多年前本市从国外引进,又经过一系列的“本土化”研发后的产品。
蔬菜供应一直是上海重要的民生问题,近年来,上海从事农业一线生产的人群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沪郊3个种菜的老农加起来就有200岁”的调侃声不绝于耳,而蔬菜生产又是一项劳动强度大、作业要求繁琐的工作,愿意种菜的年轻人屈指可数。长此以往,直接导致分摊在蔬菜上的成本越来越高,从而也导致了菜价的波动。故有关专家指出,蔬菜种植机械化程度低是政府稳定菜价的最大制约因素。
实现蔬菜生产机械化,上海刻不容缓。为此,2011年底,本市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小组从国外引进了一批适用于蔬菜生产的农业机械。市农机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李长兴就是当时的专家组成员之一。“国外的情况和国内不一样,就拿蔬菜收割机来说,在国外,他们用收割机收菠菜,只收叶子不收根部,考虑到我们上海绿叶菜的种植情况,我们还是觉得这台机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就着手引进了。”李长兴说。
机器引进回国后,放到上海的菜田内,其作业效果就能立竿见影吗?显然不是。如何让这些“洋机器”适应上海的蔬菜生产作业环境成了市农机研究所需要攻克的难题。为此,市农机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设计图纸、田间试验、农机改造,最终攻克如蔬菜收割机小型化、电动化等一系列难题,研发出了一些真正能够适应上海绿叶菜种植的农业机械。
亲力亲为研发出农民真正需要的农机在市农机研究所,记者发现办公室内的青年工作人员并不多,从该所青工委副主任顾小小口中得知,每个农机所的青年在沪郊都有一个科研工作点,更多的时候,他们需要在各蔬菜基地进行蹲点工作。“农机的研发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在一线蹲点工作有助于我们第一时间了解到各类农机具在生产过程中的不足,也能及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据悉,一台农机的研发,从图纸设计到生产组装再到田间试验,其中所有的环节都需要工作人员的亲力亲为。40℃的天在蔬菜大棚内作业、加班加点在车间内完成农机的组装调试,这些都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恐怕只有在设计图纸时,我们需要坐在办公室里去完成……”成松松对此感同身受。不久前,成松松自主设计了一台作畦机并在车间内完成了安装工作,原本信心满满的他认为这台机器的作业效果将达到他的预期,没想到在田间试验环节,成松松驾驶着拖拉机亲自试用自己研发的这台旋耕机时却发现了不少实际使用中的问题。“只有参与了农机研发的所有环节,包括下地驾驶,才能准确地找出问题,从而进行相应的改进。”所以,现在农机所工作的青年都已考取了拖拉机驾驶执照,女生也不例外。“当时驾驶的机器没有液压助力,转向非常吃力,等我考出驾照时感觉手臂都粗了一圈。”顾小小笑着说道。
农机的设计研发,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农业,服务农民。蹲点工作时,他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田间试验时,他们驾驶着拖拉机一遍又一遍的测试新农机的作业效果。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农民的需求,研发出最实用的农业机械。所有事情只有亲自去做才能做到最好是每位农机所青年工作人员的工作信条。
青年人才成农业科研主角
近年来,上海市农委设立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项目,瞄准35岁以下农业青年科技人员,扶持符合科技兴农发展方向、有创新性或前瞻性的应用研究。一批“80后”甚至“85后”的青年三农人才从办公室、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独立承担科研项目,成为课题主持人,市农机所的朱春燕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了解到,除了要研发出适合上海农田作业的农机具外,如何建设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大棚等农业设施也是市农机所承担的工作。目前全市有8万亩设施菜田,温室和大棚的推广使用,让农民突破“看天吃饭”的露天劳作,但广泛采用的经济适用单棚,棚形低、通风差,只适合部分手扶式小型作业机,无法满足蔬菜生产机械化要求。朱春燕的目标,是设计蔬菜大棚的“2.0版本”:一种既适合蔬菜生长,同时还满足机械化作业的新型单棚。
实际上,朱春燕的这个课题正是来自于每个农机所青年都会经历的蹲点工作。在一个炎炎夏日,蔬菜大棚里的温度直逼50℃。拖拉机在棚内轰隆隆地作业。朱春燕拿着纸笔在一旁细心观察。她发现拖拉机在棚内掉头十分困难,驾驶拖拉机的师傅满头大汗,来来回回倒了多次才终于成功,而这也导致了棚头区域耕地效果不佳。如今,上海正在大力推进蔬菜生产机械化,而现有的蔬菜大棚却无法适应蔬菜机械化的生产。朱春燕想,蔬菜大棚的门能不能开得再大一点,让蔬菜机械能在棚里作业更便捷?于是,课题《适应蔬菜机械化生产单棚研发》应运而生。
调研常用蔬菜机械的型号规格、熟悉常规绿叶菜的机械化流程、计算新设计单棚的受力载荷等,每一个环节朱春燕都亲力亲为。她还针对大棚侧拱与地面角度、棚端开门形式和顶部通风方法等提出创新,并将设计图纸投入生产、试制安装。在38℃的酷夏,她和安装人员一起打基础桩、安装框架、完成覆膜,见证256平方米的新型单棚平地而起,实现中小型机具进棚作业。“农机设计,不仅要更新知识,还要下车间、去农田,对于未来农业科研道路我充满信心。”
文/摄记者 杨清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