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风采巡礼]机械动力学院党委:围绕中心抓党建,争创一流促发展
[编者按]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将迎来第十次党代会。值此内外发展契机交汇之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学校党建工作要求,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新闻网特推出“党建风采巡礼”专栏,展示各院系、直属单位、附属医院在党建工作中的成绩和风采。
——立足于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5年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7项;机械工程学科在学科评估中连续二轮排名全国第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名列第三;“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被科技部评为上海市唯一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2011年入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探索建立工科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厚基础、重交叉、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2014年二项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与集聚效应,培养造就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5年来,新增院士3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千人计划学者13名,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各类人才计划百余名。2009年率先进行教师三年聘期考核,促使更多教师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430余人,学生3800余人,下设17个研究所(院),5个学科交叉平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9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院党委下设22个教工党支部,35个学生党支部。现有教职工党员251人,学生党员1514人,退休党员159人。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政齐心合力,坚持改革、坚持发展,坚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以建设世界一流学院为目标,团结全院师生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学院整体实力得到快速提升。近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上海市优秀基层党组织标兵”、“上海市教育先锋号”、“上海市教委党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国家或省部级荣誉称号;有多名党员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创新争优优秀党员、上海市教卫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围绕“一个奋斗目标”,为创建世界一流学院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院党委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保中心”的工作理念,坚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推进党的建设。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学院的目标,抓好班子建设,开创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工作局面;围绕教学科研工作上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建设渗透到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中;围绕服务广大师生员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树立博大的精神气度和高远的价值追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使党的建设始终落到实处,与学院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为促进学院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院党委高度重视院党政班子的自身建设,党政齐心合力,用心想事、用心做事、用心抓落实、用心谋发展。在制度建设方面,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凡是学院的重大决策,通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保证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建立了每月一次的党务工作例会制度,重要情况党内先通气,党员先行动。在推进民主管理方面,形成重大改革事项广泛听取教职工尤其是办学骨干意见、班子集体讨论的决策程序;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党政领导自觉接受监督,建立向教代会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了民主生活会、学院财务管理和廉政自律等制度建设;在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系所党政协调、共同负责的工作制度,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得到加强,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和党员的素质得到提高,为推进改革发展夯实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人才培养是学院的中心工作,自2011年学院入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以来,学院党政班子力求转变办学观念和发展方式,切实落实人才培养在学院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工科创新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学院为目标,在改革学生招录与选拔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改革试验。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大学与高中联合选拔创新潜质人才模式;在本科生中设立了特色班,探索工科创新人才新培养途径;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工程教育的办学经验,打通和融合机械-动力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建设两者相融合的专业方向课程,建立了本硕博贯通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厚基础、重交叉、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二项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立足“一个落脚点”,发挥党员教师的引领作用
学院有一支优秀的党员队伍,教职工中党员比例为63%,251名教职工党员中具有博士学位占78%,其中约63%具有海外留学进修经历,并有许多是长江、杰青等学术拔尖教授;学生中党员比例42%,大多是综合素质优良的佼佼者。为充分发挥各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院党委采取多项举措,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
2014年6月学生党总支开展党史、校史知识竞赛
首先,结合学科发展,调整学院基层党支部设置,目前学院教工党支部按系所组建;本科生实现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按专业方向与学科团队对应组建,使党建工作与日常管理、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紧密联系,使支部建设落到实处,为支部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院党委认真抓好党支部班子建设,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党务干部,通过选送校党校学习、开展党建创新活动和开设院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培养,目前17个系所教师党支部书记中有8位教授、9位副高职称,平均年龄46岁,3位党支部书记不满40岁,增强了支部的影响力。第三,明确系所党支部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地位和职责,建立重大事项议事决定规则,推进系所民主管理;对系所重大发展举措,党支部书记首先动员和组织党员认真贯彻,带头执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通过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起到有力的推进和保障作用。第四,设立院党建创新基金,鼓励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双结对等,增强党的凝聚力,扩大工作覆盖面。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学院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有30多个基层组织获市、校文明班组、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60多人次评为市、校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等;学院新增的3名院士中2人为党员;973首席科学家5人,其中4名为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的10名骨干成员中,7名党员。多名党员教师获得上海市“育才奖”、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导师,上海交大“师德标兵”、“烛光奖”、优秀教师等称号。
2014年7月汽车工程研究院党支部与上飞公司制工部党支部交流
今年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汽车车身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23名骨干教师中,党员教师占61%。研究所党支部积极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带领大家围绕汽车车身制造创新工程需求及学科发展规律,发展了薄板制造基础理论并形成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涌现出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的学术骨干梯队,培养了一批优秀毕业生,“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燃料电池制造技术创新团队”于今年8月获得“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2014年5月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上海市教育先锋号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3年科技部评估中获得优秀,是上海市唯一获得评估优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荣获“上海市教育先锋号”荣誉称号,重点实验室的62名骨干教师中有44名党员,占70%,党员教师为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防建设需要,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水平实验室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立“一种制度保障”,坚持改革导向,完善体制机制
在领导学院建设过程中,学院党委深刻认识到,要保持发展动力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但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又必然涉及各类利益调整,院党委必须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牢牢把握住发展的方向、改革的力度和进度,通过建立民主协调的机制,开展积极的思想工作,在保证公正和谐的基础上,坚持发展目标、保持发展动力。在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师职称聘任委员会的作用,赋予各类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审议权和评定权;在学院层面针对学科发展方向、学院重大事项、学术事务等加强各类委员会的作用,集体决策形成共识,处理好学术管理规则的制定、运行机制与行政执行的关系。
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最早进行劳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的单位,每两年调整一次《目标、资源、任务考核实施方案》,经过十年的不断调整、充实、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岗位和贡献为基础的评价制度和分配制度,教职工收入按照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度进行调整,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年薪制改革建立了教职工收入随事业发展不断增长的机制,并随着学院发展不断深化和完善其内涵,增强了学院资源调控能力,激励和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学院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为后续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思想和政策基础。2009年学院在全校率先进行教师三年聘期考核,制定了“教职工聘期考核办法”,目前学院80%的教师已经历了二轮严格的聘期考核。五年来,聘期考核不仅平稳分流了一批教师,同时也促使更多教师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跟上学院发展步伐。
追求“一种文化氛围”,团结竞争、和谐共赢、追求卓越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已有百年历史,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院党委注重以党建带动学院文化建设,以“办一流学院,建一流文化、育一流人才”为目标,大力宣传倡导的学院精神追求:在管理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正与民主;在目标境界上弘扬思源致远,提倡创新进取,追求卓越;在人际关系上鼓励求同存异,主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教授间相互欣赏,同志间互相补台;在利益机制上倡导以义驭利,提倡追求个人与团队的和谐发展。在多年深化改革推进发展的进程中,学院已初步形成了党政集体坚强领导和教师广泛参与治学的环境和氛围,在构建学院文化的实践中,全院的教职工能充分体会到学院文化建设的成果,同时在实践中使党的建设始终落到实处,与学院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为促进学院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9月上海交大思源奖学金颁奖仪式后,与中学生交流
不仅是在学院内部,在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和社会服务中,这种文化同样在传递和延伸。如学院在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期科研合作的过程中,参与项目的全体师生深切感受到为合作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为贫困地区助学兴教也是全体师生共同的社会责任。为此,校企双方在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三江中学开展捐资助学慈善活动,并于2012年9月在三江中学设立“上海交大思源奖学/奖教金”,用以奖励该校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和优秀教师。在这两期“上海交大思源奖学/奖教金”的捐赠过程中,机械动力学院汽车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制造装备、振动冲击噪声等学科专业近40位师生踊跃参加。该奖学奖教金是学院首个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学校设立的奖励基金,充分体现了学院师生在帮助贫困地区实现科技兴业的同时,不断履行社会责任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