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承诺学员考研包过 市民考研失败欲退学费遭拒
原标题:考研“包过”落空欲退学费遭拒
本想通过培训学习“充电”,不想却遭遇“时间金钱”两空。日前,消费者李先生致电本报消费投诉热线反映,其在上海奋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报名考研,机构开出了“包过”条款,承诺若考研失利,可予退款。然而,李先生考研失败后,希望联系机构退款,却遭一再拖延,并玩起了“失踪”。
“不过包退”成摆设
“通过努力,参加相应的考试后,乙方(培训机构)承诺甲方(考生)能获得相应的证书……若甲方在协议规定的范围内未获得相应证书……乙方承诺无条件退费。”李先生指着协议上类似的“包过”承诺的条款,连连叹气。
从协议签署的时间上,记者注意到,该协议签订于2016年11月,李先生介绍,在职的他希望能通过考研充实自己,也希望获取学位后能帮助日后的职业发展。几番比较后,他选择了一家名叫“上海奋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因为在职考研代价高、难度大,所以谈的时候,这家机构的‘包过’条款,也确实蛮打动我的。”李先生说,为此,他与该机构签订了含操作费9千元、调剂费2.6万元,合计3.5万元的合同。其中,7千元作为首付款,余下钱款根据协议,“待李先生领取相应证书后,于10内缴付余款。”
不过,为期半年的培训结束后,李先生并未能如愿考上自己心仪学校及专业,他第一时间要求退款。“当时机构可热情了,说什么差一口气,可以免费再来一年,不过包退。”李先生自己也没放弃考研的打算,可继续培训一学期后,今年的结果仍不如意。
失望的李先生执意要拿回7千元的钱款,这时,培训机构开始打起了“太极”:初期是承诺一定期限内退款,逾期后保证会予以退款,再之后负责人的电话经常无法接通,如今则完全联系不上。“感觉他可能是把我拉黑了。”李先生说。
条款本身暗含“玄机”
记者根据李先生提供的机构负责人联系方式,希望与该机构取得联系,核实说法。但多次拨打该机构负责人王先生的两部手机,一部已经停机,另一部始终无人接听。记者又从天眼查、大众点评上,获取了2个新号码,但同样无人应答。截至记者发稿,机构方面也未予以回电答复。此外,记者还发现,在天眼查上,该企业的行业许可一栏为“娱乐业”,并非“教育培训”。
记者仔细研究了协议条款发现,里面暗藏了不少可能导致机构拒绝退款的“玄机”。如“因甲方(学生)原因无法正常学习,则不予退费。”何为正常学习?按出勤率还是其它? 李先生表示,自己是完全遵守了机构的课程安排,但机构的培训时间、地点比较灵活,班次人也不多,也不会点名打卡。“这太抽象了,怎样算没正常学习?非要说我没有正常学习,确实挺麻烦的。”李先生说。
企业应履行合同义务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星海律师认为,“包过协议”属于“附条件的退款协议”,只要没有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的规定,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既然甲方(学生)没有拿到相应的证书,退款条件已经具备,乙方(机构)便应该予以履行,不可拒绝履行,否则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至于协议中提及“不正常学习,则不予退款”的说法,赵星海指出,这是一个模糊的“隐性”事由,举证责任需由机构自行承担。
上海市消保委也给出两点建议,提醒消费者在选报教育培训课程时须注意:一是办学资质。如今的教育培训市场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无证办学,如本案中的机构,便涉嫌“超范围经营”。消费者在报名前,一定要先查询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且长期从事培训工作的机构比较稳妥。
二是合同条款。消费者在付款前,一定要签订正式的合同,尤其是一次性预缴大额学费时,须看清合同条款,切勿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要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发现不公平条款要当场提出修改,对各类关键问题要清楚约定并写入合同。尤其需要防范的便是,为了招揽业务,有些培训机构在宣传广告上夸大其词,“包过”、“名师授课”、“不达标全额退款”等等,消费者不能轻信此类宣传。
“品质申活”是劳动报财经新闻部推出的微信公众号。如您消费中遇到奇葩事、不平事,请关注“品质申活”,给我们留言,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将择其要者,给予关注或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