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国国王"朱琳要来上海朗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2.08.2018  19:01

  演员朱琳因为影视出名,然而退休之后的她,早已转型舞台和有声小说领域。今年9月,朱琳便将和法国大提琴家索尼娅·维德-安瑟顿对话,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文学朗读音乐剧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8月9日在大隐书局,朱琳特来到上海,与粉丝交流起了舞台演出心得。


朱琳与粉丝交流演出心得

  谈及为什么不再耕耘影视,而是踏足舞台,朱琳说,人在不同生命阶段的选择不一样,她欣赏“求其上者得其中”这句古语,并把它当成艺术上的标准,转型舞台,正逢其时。

  “选择舞台这种小众表达,是因为时代不同了,戏剧和影视的手段也更丰富了,艺术的形式多样了,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多样了。”她说,“做朗读会和拍影视剧不同,没有镜头,也不再靠造型服饰和眼神吸引观众,我在台上唯一的工具就是语言和声音。这条路非常窄,但是就在这里面,可以把艺术的质感挖掘得非常深。

  在影视剧里,朱琳扮演过千姿百态的女性,在舞台上,她对女性的探索也从未停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可以说和她心灵相通。

  茨威格习惯从男性的角度描绘女性独特隐秘的情感世界,笔下人物细腻、敏感、神经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像一个女人的内心独白,给了演员很大的展示空间。

  “他擅长观察成人世界的情欲表达,善于描绘被情欲主宰的人,而我们要回归文学作品最原始的状态。影视有很多外在的表现手段,一旦回归文本,技巧就不存在了,你调动的是你这些年的所思所想、情感体验。这是我喜欢的,也是我这些年做演员的长项。

  演出时,朱琳将和大提琴家索尼娅·维德-安瑟顿同台对话。两人至今尚未谋面,但早已通过传阅彼此的演出视频和录音“神交”。

  “大提琴不是伴奏,索尼娅在现场是即兴创作的过程。”朱琳不希望观众将演出误会为“配乐诗朗诵”,要将坚硬冷漠的文字变得有温度、有活力,靠的是演员之间的感动和启发,“音乐推动情绪外化,情绪带动音乐起伏,朗诵者和演奏者结合情绪这一变数,呈现出独此一场的表演,是对双方情感体验和人生阅历的全面考验。

  朱琳特别强调,演出没有导演统筹规划和安排,一切都依循两位女艺术家的互动催化而生,不到谢幕,也不知道演出会发展成什么样,“这才是现场表演的真谛。

  家喻户晓的“女儿国国王”演这样一台小众的文学朗读音乐剧场,会不会担心观众的接受度?

朱琳在“86版”《西游记》里饰演女儿国国王

  朱琳笑说,她特别珍惜那些带着童年记忆喜欢她的观众,不过,她也从来不小瞧观众,比如,她就遇到过专门研究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观众。9月在上海,她也相信会有这样一类观众,是冲着语言魅力、听得出朗读者逻辑重音是否准确的专业人士,还有一类观众,一定会先读原著,再来现场看朗读者的表演水平,“遇到这样的观众,我会有很大压力。

  不过,“我真希望市场能培养更多这样的观众,我在乎和在乎我的那一批观众,我乐于和他们一起成长、互勉、进步。”朱琳说,只从表面接触艺术而不进入艺术思维,未免太过浮躁,观众不应该只满足于做一个“文青”,“你可以从文青起步,但是不能止于文青,还是要以能理解大师,理解艺术为目标。

  现场有人问,如今的年轻人都在为“房租”和“月光”犯愁,去看文学朗读音乐剧场这样高雅的艺术,是不是太奢侈了?

  朱琳认为,艺术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温饱压力与艺术需求不存在矛盾,每个人都要学会内观: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该要如何接近它?我当下的生活阶段有什么是必须的,是拼命工作赚钱还是好好谈一场恋爱?是钱更重要还是精神需求更重要?

  “艺术并不遥远,它就在你身边。反观我们创作者也一样,现在大家都太浮躁,都追随热点去了。如果东西好,不必太在意它是大众还是小众,就像我这些年一直在北京做广播剧,可能大家觉得很古老了,可是你播播看,还真的有人听,很多年轻人喜欢。”朱琳说。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