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本地果品认可度 专家:主打产地名号
原标题:如何提升本地果品知晓度认可度
眼下,正是水果上市旺季,独占“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上海本地水果,因采摘时间晚,所以成熟度高、风味较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统计,上海葡萄品种已超50个,桃子有30多个,梨有10余个,蓝莓、樱桃、猕猴桃、枇杷等小品种种类也在不断增加。针对林林总总的水果,郊区农民注册了不少商标,意欲打造独属的水果品牌。但这些品牌在市面上的知晓度和认可度较低,果农们的品牌化之途显得有些“出师不利”。
“把商标贴在翠冠梨和猕猴桃上,消费者还以为那下面是虫洞、烂洞呢。”浦东航头镇一果园的负责人直倒苦水,道出了本地自有果品品牌的尴尬。对此,农林专家和品牌专家呼吁,与其一窝蜂注册商标,不如“抱团出击”,主打“产地”名号,合力打造共同品牌;成立果品行业协会,让农民从产业链下游脱身,回归种植本位,提高果品质量,增加竞争砝码。
果品业推行“一区一果品”
奉贤区奉城镇陆家桥村的上海花厅果林公司有300亩地,种植桃子、西瓜、葡萄、草莓等,农场2004年成立后,注册了“田甜”牌商标。十多年过去了,“田甜”的品牌一直没啥反响,公司总经理张建忠有些苦恼,“这个品牌没啥影响力,像个摆设。”他自己也明白,要想把品牌做大做强,需要时间和投入,“可我们要干活儿,顾不上啊。”
记者走访发现,申城很多水果店铺很乐意销售本地水果,因为“地产果相对成熟,运输距离近,破损腐坏少,价格也有优势”。他们进货时偶尔会看水果品牌,但最重要的是果品品质和性价比。
上海好果多水果零售连锁公司总经理郭遇舟说,其12家门店里销售的本地水果占总销量的两三成。有时他们直接到市郊农场采摘,有时是农业合作社把货送到店里,采购首先看果品品质,一般会到盛产该品种的地区进货。
和君咨询合伙人、唯至品牌管理咨询公司执行总裁王洪波有着21年的品牌管理经历。他说,在全球范围内,水果著名品牌也不多,世人熟知的仅有橙子中的美国品牌“新奇士”,奇异果中的新西兰品牌“佳沛”等,“果品打造品牌确实难,市场上‘叫得响’的几乎都是以产地为主标签的果品,像赣南脐橙、砀山梨、新疆葡萄等,褚时健的‘褚橙’和单传伦的‘传伦’葡萄也只是少数特例。”
在果品产业,产地属性非常重要,这是品牌的支撑和基础。王洪波建议,市郊果农的市场化之路不妨另辟蹊径———跳出单打独斗拼品牌的传统模式,“抱团出击”打响“产地”名头,以扩大影响力和销路。
上海市农林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状况,目前正大力推行“一区一果品”建设,如浦东(南汇)水蜜桃、嘉定葡萄、奉贤黄桃、金山蟠桃、松江水晶梨、青浦枇杷、崇明柑橘等特色产品,成效显著。
“触网”并非最优销售渠道
目前,上海果树生产面积已超30万亩,年产鲜果约34万吨,本地市场占有率为20%左右,果品销售年产值达22亿元。要把这34万吨的果品卖完,拓展营销渠道也是市郊农民的一大难题。
在王洪波看来,本地果品“触网”上线并非销售的最优选择,“数据显示,上海人均一年的水果消费量为60公斤,网上购买的量只有约3公斤/年,占总额的5%,网上销售的市场空间很小,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习惯眼见为实,挑新鲜的按需购买。”
近来,申城很多菜场开办了崇明特产商店,里面有来自崇明的水果、蔬菜、鸡蛋、土鸡、鸭、水产品等,这种“商品集纳 门店销售地域标签”的结合是业界较认可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之一,“渠道做强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品牌,只要东西好,‘崇明牌’农产品的名号会越来越响。”一位品牌专家如是说。
组建行业协会做农民经纪人
“我们的农民相对比较累,种植、施肥、采摘、销售,甚至是运输、售后等都要自己动手。”王洪波说,在欧美等国,行业协会会帮农民将产业链中的一大部分工作承担下来,制定标准、打造品牌、寻找销路、谈判价格、运输布货等等,都由协会这个“大管家”和经纪人操办,“这些不是农民的强项,农民只需固守在土地上,种出好产品。”
对此,上海市农科院林果研究所所长叶正文建议,申城林果行业应该推行“政府行业协会”的模式,“现在政府每年都会举办多场农林产品推介会,为农民和企业提供营销平台和机会,效果不错。”他说,最终应该组建行业协会,或在现有农业合作社基础上组建公司,把农民不擅长的品牌建设、营销和市场推广工作转到行业协会,推出并合力维护共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