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政策有望向规模合作社倾斜
本报讯 (记者 杨清悦) 昨日,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上海海洋大学承办的2014年本市农民合作社乡镇辅导员培训班在青浦区凯博休闲农庄举行。本次培训班为期两天,共开设有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解读、农民合作社吸纳就业补贴政策解读、农民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农民合作社建设和发展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六堂课程。来自全市各区县乡镇的130余名农口系统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市委农办、市农委副主任殷欧出席开班仪式并为学员授课。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全市各乡镇、区县农委、农联会的共同努力下,本市90多个乡镇社区建立了农民合作社辅导员队伍100多人,涉农乡镇辅导员基本实现全覆盖,在推进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据介绍,目前全市具有一定经营能力的3200家农民合作社中有77%的合作社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或执行监事,81%的合作社建立了财务会计制度,65%的合作社统一了销售成员产品,75%的合作社提供农资集中采购服务,87%的合作社提供技术信息服务。近三年内,全市培训农民合作社理事长1320人,合作社管理人员2136人。截至2013年,农民合作社在册成员3万多人,带动农户数17余万户,由合作社经营的土地面积超过140万亩,实现销售额近95亿元。尽管如此,目前上海仍然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不足,如:农民合作社缺乏被动退出机制、部分农民合作社缺乏经营和服务能力、合作社规模偏小,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市农委此次举办合作社乡镇辅导员培训班希望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的建设水平。
活动现场,殷欧向与会人员做了动员,并指明了日后市农委关于农民合作社的政策倾斜风向标。殷欧介绍,农业部提出今年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规范年,其中包括对合作社理事长的规范,对财务人员的规范等。市农委要求每个区县成立合作社联合会,同时要求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辅导员,希望通过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合作社建设的指导和规范,并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合作社进行政策扶持。“这里提到的一定规模一般是指销售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合作社,我们会进行重点扶持,一是项目的支持,二是贷款的倾斜,尤其是对项目的支持。”殷欧在培训班现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