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最新出版的《中国高等教育》,刊发了我校党委书记杨贤金同志的署名文章“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高校党的建设”,全文刊登如下。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党的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校党的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高校党委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应在深化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把握关键环节,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一、深刻认识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和要求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服务型党组织概念的提出,是党的性质、宗旨对党的建设目标要求的新提升。深化思想认识,深刻理解其内涵和要求,是高校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前提。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既是政治责任也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实践需要。 就高校而言,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既是贯彻中央要求,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政治责任,也是在新形势下高校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之路的实践需要。当前,高等教育已从教育规模的扩张转变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阶段,这就要求高校党组织把握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提高教育质量这个生命线始终贯彻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之中,使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事业发展的需要,切实解决好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服务成才、服务发展、服务社会。
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是当前高校党建的鲜明主题。 从根本上讲,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就是以学校党委服务院系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全校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师生员工和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为特征的党组织,其本质就是在服务过程中强化宗旨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升党委治校理政的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要求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完成好这个任务。当前,高校的改革已经由项目式的单一方面改革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综合改革,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破解深层次矛盾难度加大。这就需要以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为主题加强党的建设,在诸多领域提供更多切实有效的服务。如何做到有效服务?首先是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巩固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尊重师生的主体意识、首创精神,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学科研一线,把服务延伸到课堂、实验室和宿舍。其次是要立足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切实从师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帮助师生解决最期盼、最急迫、最忧虑的问题,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以务实、优质、高效的服务举措,为师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应以“六有”目标引领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中央要求,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达到“六有”目标。高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也应以此作为目标引领。要围绕“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目标,把校院两级班子建设成为治校理政能力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领导班子;要围绕“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目标,加强培养和锻炼,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培育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骨干队伍;要围绕“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目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要围绕“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目标,拓展服务平台,创新贴近教学科研、贴近事业发展实际、贴近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抓手;要围绕“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目标,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要围绕“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取得师生欢迎、师生受益、师生认可的实际成效。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系统化建设。 高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思考、整体推进。高校党委层面,主要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围绕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搞好服务,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作用,健全组织体系,建设骨干队伍,强化服务功能,构建服务格局,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在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院系党组织层面,主要是围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搞好服务,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拓展服务载体,搭建成长平台,服务师生全面发展。基层党支部层面,主要是围绕落实任务、健全关怀帮扶机制、凝聚人心等搞好服务,从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党员和群众,倾听师生意见,反映师生诉求,维护师生利益,按照师生的需求和意愿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二、着力聚焦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点领域
聚焦重点领域,是高校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要求。重点领域决定着领导精力、政策安排、资源配置的方向,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必须紧紧抓住、应该精耕细作、可以大有作为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方面。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围绕服务成才、服务发展、服务社会三个重点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拓展服务载体,提高服务能力。
1、在服务成才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中央要求,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搞好服务,搭建师生成长发展平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必须把服务成才放在首要位置,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推进。
促进学生思想和道德的健康成长。思想和道德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先导。高校党组织应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公民道德实践、志愿服务行动、假期社会考察等主题活动,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本质特征。在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党组织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名师导学导研、专业前沿讲座、科技竞赛辅导、名师学术论坛等活动,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提供更多的学术性服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搭建学生学习和生活服务平台。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是服务成才的基础性工作。党组织应积极整合校内学生服务资源,建设好党员服务站、课程答疑室、问题研讨室、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事务大厅、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体育设施等平台,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捷服务。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推动网上服务平台整合,打造网上党建联建、在线学习交流、网络资源共享等新平台,传递激发成才动力的正能量。
2、在服务发展中,激发动力凝聚力量
服务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发展大局,凝聚发展力量,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营造发展氛围,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高校的科学发展,一靠改革,二靠人才。因此,服务改革、服务人才是高校党组织服务发展的生动体现。
服务改革,激发发展动力。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是时代的最强音,也是高校建设发展的主旋律。改革创新是促进发展的动力之源,服务改革就是对发展的最有力支持。高校党组织应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规则,优化决策机制,不断提高决策效率、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并不断强化决策的执行与监督。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善于听取师生意见,正确集中师生智慧,明确深化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切入点,找准制约和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细察实情、多出实招、务求实效,科学规划改革发展大计。应坚持做好宣传发动、舆论引导和统一思想工作,协调处理改革涉及到的师生切身利益问题,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师生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
服务人才,凝聚发展力量。人才是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高层次人才队伍是支撑高校发展的现实力量,青年教师队伍则决定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党组织要建立健全思想上引领、事业上激励、发展上助力、生活上关心的工作服务机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对于青年教师队伍来说,一方面要改革用人机制,将在学术上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纳入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体系。搭建业务发展平台,依托师资博士后项目和青年教师培训基地,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积极鼓励和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参与重要学术活动、重大项目研究等,扩大青年教师参与国家、省(市)重大人才计划、教学科研项目的比例。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校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青年教师制度,通过青年教师联谊会、青年教师恳谈会等渠道,关注青年教师的生活困难和身心健康,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工作生活服务。
3、在服务社会中,贡献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和社会责任,也是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题中之义。服务社会的根本要求是立足实际,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关注民情、服务民生,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大智库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高校党组织应树立主动服务社会的理念,发挥学科优势,组建专家队伍,大力推进高校智库建设,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促进文化传承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供权威、高效、科学的专业咨询和卓越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发挥高峰学科优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要求,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加强部门、学院、学科、基地之间的协同合作,整合高峰学科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创一流团队、建一流平台、出一流成果、育一流人才,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发挥科技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发挥科技和人才方面的优势,聚焦产业和行业的发展需要,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创新工作机制和组织方式,把一些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建在地方、企业。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构筑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和产业发展。
融入区域党建格局,助力社会文明文化建设。主动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积极推动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区域化党建促进会等平台建设。落实党员到所在社区党组织联系报到的要求,引导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做示范、作贡献。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参与“人人做公益”志愿行动,鼓励党员成为注册志愿者,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组织开展的公益服务活动,并在其中发挥骨干作用。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的结对共建工作,发挥学生党员在文明社区建设、公共文化创新、科学知识普及、社区公益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三、准确把握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
把握好关键环节,是高校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在建立健全联系服务师生机制和不断优化组织保障体制这两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出实招。
1、建立健全联系服务师生机制
联系服务群众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法宝,也是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本质要求,必须进一步健全和深化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健全以畅通师生诉求表达为重点的调研机制。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坚持需求导向,及时、准确了解师生诉求,必须让调查研究机制化、常态化。高校党组织应通过完善并实施年度主题调研制度、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组织联系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代表教代表学代表提案制度等方法,关注民情、了解民愿、收集民意、集中民智,为及时回应师生、切实推动问题解决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健全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结对帮扶机制。党员队伍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体,应通过多种结对帮扶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在联系服务师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发挥党员的思想引领作用,引导他们“未进党的门,学做党的人;进了党的门,代表党的人”。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发挥党员的典型示范作用,帮助解决困难,鼓励和支持岗位建功。建立党员教师联系学业困难学生制度,发挥党员教师的专业优势,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奋发图强、力争上游。建立党员联系老党员、家庭经济困难党员机制,做好党员服务党员工作。
健全联动协同、资源下沉的问题解决机制。解决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学生在专业学习、实习就业、校园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很多时候既涉及方方面面,又需投入较大资源,因而党组织必须整合资源和力量,以上带下,协调左右,多措并举地予以解决。应通过落实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实施党建项目资助制度、完善党费返还制度、整合条块资源等方法,进一步促进资源和经费下沉,为基层创造便利条件,形成解决问题的资源合力。同时,还应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剖析根源、把握规律,特别对普遍存在、反复出现、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注重从体制机制等方面查找原因、研究解决。
健全党务公开和定期信息通报机制。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是服务型党组织加强信息沟通、提供有效服务、获得群众支持、接受监督评议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依据“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凡是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决定,党的建设、党的工作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应及时采取多种有效形式,面向师生进行信息公开,广泛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评价和监督。
2、不断优化组织保障体制
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委的重要责任。高校党委应精心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细化政策措施,特别是要从优化组织设置方式、建设骨干队伍、落实工作责任等方面,大力完善组织保障体制。
适应需要,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应在以院系、年级、专业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教学、科研、管理方式的变革,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推进党组织进班级、进公寓、进社团,探索在实验室、课题组、实践基地中设置党组织,还可以根据学校重大的阶段性工作任务,设置直属党支部和临时党支部,构建全面覆盖、灵活高效、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体系。
以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建设骨干队伍。创新选拔机制,把服务意识强、服务本领高、服务作风好的党员,选拔任用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关心党支部书记的成长和发展,拓展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建立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沟通机制、培养机制、工作研究机制、激励机制,使党支部书记能力有提高、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把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一支“党性强、能力强、影响力强”的党组织工作队伍;建立党委组织员制度,发挥他们在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党员志愿者制度,发挥他们在学生思想教育、社会公益活动、服务师生员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落实责任,强化考核评价。应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创建责任。高校党委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负有领导责任,基层党组织负有直接责任。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纳入基层党建责任制检查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考核的重要内容。另外,还需建立和完善群众参与的考核评议制度,加大师生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评价的权重,明确考核标准,优化方法程序,注重考评结果的综合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