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十年未见母亲 “希望在她有生之年可以尽孝”

15.05.2017  15:32

  浓情母亲节,多少子女绞尽脑汁为母亲制造浪漫与惊喜。然而对于一些服刑人员而言,母亲节却另有一番滋味。

  “对不起。”陈正荣长吁一口气说,他把头朝后仰起来,想以此忍住眼泪,失败了,两行泪水簌簌地从脸庞落下,掉在他的灰色囚衣上。

  “对不起。”他又重复一遍,然后下意识地举起双手在脸上揩拭,他的右臂是残疾的,没有手掌,全靠左手在两个眼窝揉擦。

  陈正荣整整十年没见到母亲了。监区长把为他父母录制的一段视频带给他之前,在他长久的印象中,母亲远没有如此苍老。

   一闭眼就出现父母的画面

  愧疚、感恩、渴求,服刑人员对于母亲的情感复杂而沉重。

  5月10日,上海市南汇监狱举办主题为“母亲、感恩、生命”开放日,这次活动邀请了26名服刑人员家属代表来到现场,9名执法监督员参与其中。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开场歌曲《母亲》的音乐刚一奏响,台下许多服刑人员就忍不住掩面哭泣。

图片说明:服刑人员和母亲在台上拥抱。

  这次开放日活动包括了文艺汇演、亲情互动等多个环节。考虑到部分服刑人员亲属常年未曾探视,监区特地为双方录制了短视频。陈正荣便是其中之一,他和母亲已十年未曾谋面。

  “很想念她,2007年7月份我母亲来看过我,那以后我们再没见过。”由于年迈体衰、途路遥远,陈正荣父母很难前来看望他。陈正荣说,自己经常回想起母亲最后一次看他的情景,当时她还没有这么衰老。而当他这次在视频中看到母亲后,“看了一眼就不行了,控制不住心情,直到现在,我一闭上眼睛就出现父母的画面。

  陈正荣今年37岁,贵州人,2005年因故意伤害罪、盗窃罪被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现于上海市南汇监狱服刑。每次提及母亲,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不起”。对他而言,认真改造,早点回家孝敬父母,早已成了他的精神支柱。

  “从我记事起,母亲每天就是鸟开始叫了就上山干活,看不见路了回来,一直是这样。现在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她还要为我操心劳累。我对不起她的养育之恩。”陈正荣语带哽咽,叹了口气,他接着说:“争取早日回家,希望在她有生之年我可以尽孝。

图片说明:服刑人员制作的棕编工艺品。

   亲情具有巨大的疗育作用

  5月13日,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上海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孙时进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亲情往往是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最重要的动力站,有巨大的疗育作用。

  陈正荣练就的左手写字功底就是一个印证。他的右手因工伤残疾,如今左手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字。监区民警告诉记者,陈正荣入狱以后除了参加劳动改造,就是苦练左手写字能力,“他的字比其他许多服刑人员写得好啊”。

  对此,陈正荣这样解释:“右手残废以后对我打击很大,已经在(监狱)里面了,就找点事情做。母亲经常在电话里跟我说外面世界发展得很快,让我在里面要学习。对我来说,练会左手写字是最基本的事。

  28岁的孔莱比陈正荣要幸运,在南汇监狱的开放日上,孔莱不但见到了母亲,还得到了和母亲在汇演舞台上拥抱的机会。当母亲在台上说“会在家等着他回来”时,深感愧疚的孔莱再也没忍住泪水。

  孔莱是研究生学历,母亲对他的激励使得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他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我是学工科的,入狱以后我一直在补充哲学、历史方面的知识,想多花时间学习。”孔莱还称最近在看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

  亲情带来疗育作用是南汇监狱所乐见的。

  南汇监狱负责人表示,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狱方希望服刑人员可以拥有“健康、自信、积极、感恩”的文化内涵。“亲子见面对服刑人员来说有极大的疗育作用,实际上,许多犯罪行为的产生和缺爱有关。服刑人员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与亲属的联系,双方进行有效互动是其心理矫治、愈合的重要方式。”孙时进表示。

  (注:文中服刑人员陈正荣和孔莱皆为化名)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