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三年累计扶持近200所老年学校 有效缓解“一座难求”

20.11.2015  05:48
      随着上海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上海市现有的老年教育办学机构已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为缓解市级优质老年教育资源“一座难求”的状况,满足上海市几十万老年人就近、便捷,在附近社区可入学的要求,本市从2013年起,连续三年在全市全面开展街镇老年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全部纳入当年度市政府实事项目。

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上海15个区县共计51所学校开展了标准化建设。通过三年的实事项目建设,全市93%的街镇老年学校,共计197所有条件的老年学校完成了标准化建设,共计投入建设资金1.97亿元(每所学校投入100万)。各相关主办单位均按要求进行了一比一配套投入,该项目建设经费整体超过4个亿。持续三年的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街镇老年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老年学员的学习环境大大改善

上海市建设了一批适合老年人学习的功能教室。结合老年教育课程要求和学科特点,市教委专门制定了30个老年学校功能教室的建设标准,从基础设施到设备配置,所有参与实事项目建设的学校都结合区域特色及课程设置特点,新建或改扩建了3到6个老年教育功能教室,新建成的功能教室不仅有着符合该教育功能的软环境,更有能够充分体现教育功能的、适应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教学设施设备。目前,钢琴、民乐器、烹饪、摄影、书画、语言等特色功能教室备受老年学员欢迎,许多老年学校通过新建或改扩建功能教室,增加了可开始的课程、扩充了可开班级。

上海市改善了一批保障老年人安全的设施设备。老年学校是老年朋友的学习乐园,在注重拓宽老年人学习课程、改善教学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在连续三年的实事项目建设中,各校不仅按需增设了厕所、楼梯、走道的无障碍设施和地面的防滑措施;更考虑到老年人的用眼健康、学习习惯,为老年人在配置教室灯光、储物柜等方面考虑到各种细节需求;为了满足老年人学习之余的各种交流、休闲、展示的需要,各参建单位还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边角空间设置了多种功能区域、配置了WIFI环境,实现了老年学员作品展示、休闲交流、上网冲浪等功能,不仅为老年学员营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学习环境,更为老年人提供了亲切、便捷的人性化服务。

上海市统一了老年教育机构的标识。为了实现“就近、便捷、快乐”的老年教育目标,方便更多老年人辨识身边的老年教育机构,吸引更多老年人入学就读。实事项目建设还统一推出了老年教育专用LOGO标识及色系,在全市所有老年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中使用和凸显了上海老年教育标示及其标准色系,使全市老年学校形成了统一风格,更易于辨认。

通过三年项目建设,与2012年项目实施前相比,项目实施后街镇老年学校的功能教室总数可达1500多个,比建设之前增长905个;街镇老年学校座位数达到11.3万个,增加了1.6万个。目前,上海市街镇老年学校在学人数73万,班级数和开设课程数均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大的突破。

多元化老年学习途径大大拓展

市教委还关注了标准化建设之后如何进一步提升办学能力,提高功能教室使用率等方面的后续问题,在配套课程的开发、师资队伍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专门指导。

通过科普保健教室的建设,建立了一支高校老年教育志愿者讲师队伍,开发了一批老年人想知道的科普常识和保健知识类课程,连续两年出版发行了两套共计10本《老年人十万个为什么》丛书。开发了100本“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老年教育系列教材,为适应信息化的时代特征,还推出“纸质书、电子书、计算机网上课堂和移动终端课堂”四位一体的学习读本和课件,使老年人可以自主学习。

通过团队沙龙教室的建设,为老年人的团队学习活动开放了活动场地和部分设施设备,方便了老年学习团队每周固定开展共同学习,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社区老年教育机构使更多老年朋友不进课堂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目前全市老年人学习团队总数已达1.2万个,参与学员达到3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