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爱是放开孩子的手
临近年底,跳槽季来袭,而在校大学生也纷纷为明年的就业未雨绸缪。近段时间,关于青年求职问题的咨询案例大量增加。然而在一些就业困境的背后,似乎有一些与年轻人所处的家庭及其父母相关。在此分享两个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
妈妈:“为什么我女儿总被公司辞退?”
小影的父母是知青,她从小寄养在外婆家。当年中专毕业时,她直接进了一家国企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读夜大考出了本科学历。后来,由于企业改制(迁移),她因岗位被取消而导致下岗。下岗后的她很迷茫,觉得自己的岗位技术含量不高,而自己本科学的专业也不实用,因此不知道该如何去寻找新工作。这时,她妈妈说,女孩子做会计不是很好吗?于是小影就考了会计证,重新开始找工作。
一年后,小影找到一家公司做会计。由于业务上不熟练,勉强做了近一年后被辞退,自信心大受打击。之后她又面试了很多次,总是试用期没过,就做不下去了……就这样,她断断续续有9年没正式工作过了。
没有工作也就不能谈朋友、不能结婚生子,一晃小影已经37岁,成了大龄剩女。妈妈很着急,整天领着她找工作、相亲,最近又来做心理咨询,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
整个叙述过程中,小影一直默不作声,而妈妈代替她讲述了其所有的诉求。而我却更想知道,小影是怎么想的,她觉得自己的困难在哪里,为什么9年的时间就这样流逝了。于是,我让妈妈暂时回避一下,让小影单独讲讲自己的真实想法。
小影在妈妈走出房门后就开始哭泣。她说感觉活着没有意思,这么多年断断续续地找工作、再失业、再找工作、再失业,已消磨掉了她的所有信心。本来曾自我感觉是个很聪明的人,现在她却觉得自己变得没用了,不想走出家门,不想说话,也没有来往的朋友,到哪儿都感觉被人嫌弃。多次的求职失败经历,让她备感世态炎凉。原本她以为在工作中有师傅可以耐心带教,让她慢慢学习掌握,可是现在的单位总是直接就要求独立完成工作,没有谁可以求教,也没有人愿意帮助她。她觉得对不起这么多年一直养着她、陪着她的父母,觉得自己连累了一家人,爸爸也因此变得脾气暴燥。现在她一个人出门妈妈都不放心,所以陪着她来了……
母亲要求她从事不擅长的工作
小影现在事事依赖母亲,可以说母亲“操纵”了小影的人生。因为母亲说女孩做会计好,所以小影就选择了这条路。当在现实中碰壁时,母女俩只是怨天怨地、怨环境,而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去做不擅长的工作。
其实,小影既然有能力读出本科、考出会计证,说明她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所以,她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做文员、做物业、做客服……为什么一定要在会计这一棵“树”上吊死呢?一个明明有很好学习能力的人,因不断的挫败而失去自信、丧失能力,最终让人生最美的年华失去光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某种程度上说,小影妈妈的母爱没有保护她,反而让她退缩在家9年,变得越来越无力,对外界充满了恐惧,以致如今离开母亲就感觉不踏实;而母亲也因女儿的脆弱而越来越强大,成了小影的“保护神”。这样的错位,让母亲加速衰老,而小影的社会功能也日渐退化,她在不知不觉中与社会隔离,与原来的朋友没有了联系。
母女无法分离,女儿就不能长大;同时,母亲没有了自己的生活,老伴因此孤独落寞,导致脾气暴躁,家庭中每个人都陷入了灰暗和绝望。
妈妈:“为什么我儿子不能进大公司?”
小梦从小就有绘画的专长,但他测定智商只有84,属于边缘智力,中专绘画专业毕业。对小梦而言,能取得中专毕业证书其实相当不容易。毕业后,他不能顺利融入社会、不能成功找到工作。他的问题是,有自己固有的内在逻辑,思维单一、胆小内向,没有与人主动沟通的能力,对人和事的看法非黑即白。由于他反应比较慢,常常会误解他人的意思,所以就算有人愿意帮助他,他还是充满了恐惧。
毕业后,父母以常人的标准要求小梦去找工作,小梦很听父母的话,去尝试了很多家单位,但有的只做了几天,最长的也只坚持了一个月。究其原因,不是他没有明白工作的内容,就是说有人欺负他,再就是和别人发生了冲撞。面对这样的状况,父母要么骂他不争气,要么抱怨工作单位不好。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后,近三年的时间,小梦几乎不敢再走出家门,每天在家不是上网就是睡觉。
小梦的父母结婚很晚,40多岁才生了小梦。或许他们在他小时候就发现了他在智力、能力方面的一些问题,但父母坚决否认,因为无法接受吧。周围的人看在眼里,也不好多说什么。要强的父母非常辛苦,他们总是以战斗的恣态应对着、守护着、坚持着,他们一厢情愿地相信自己的儿子是“正常”的。现在,小梦的父亲退休后还在做事,就是想多挣点钱留给儿子;母亲则因常年的抑郁苦闷,患上了重病……
他们所在社区的志愿者组织向这个特殊的家庭伸出了援手。一家由“优秀志愿者”老板开办的电脑维修中心,邀请小梦在那里学习电脑维修技术。小梦对电脑非常喜欢,也肯钻研。可惜的是,小梦的父母却总是有太多的牵制和干预,不是觉得老板“欺负”了孩子,就是认为公司太小、工资太低。小梦的就业路,再次中断了。
父母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要求
小梦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个人生活能力、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他的父母却没有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地加以鼓励和支持,反而对他的要求更多,最终导致了他再次失业。小梦父母的言行,从本质上讲,其实是不愿意接受和承认儿子先天存在智力缺陷。这表面上是一种自尊,其实是种自卑。他们无法正视事实,也无法真正接受一个真实的儿子。所以,他们也就不能调整思想,真正接受小梦的特点和专长。其实,小梦在绘画和电脑上有着超出常人的能力,如果能在这一基础上对他的生活能力加强训练,未来他完全可以自食其力。
希望孩子幸福得自己先幸福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目送》扉页上的一段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却又无比正确。
每当面对多年来身心倍受煎熬的那些前来咨询的父母,我说非常理解他们所受的苦痛、知道他们过得不容易时,他们总会泪如雨下……为孩子牺牲,把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感情,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为孩子而活,似乎是一部分中国父母的现状。然而,靠苦行僧似的自我牺牲,是教育不出一个健康的孩子的。希望孩子坚强,父母自己就得坚强;希望孩子快乐,父母自己首先要快乐。把自己的生命活成一个典范,孩子才有可能会幸福。我们要为孩子活出幸福的样子,孩子才会知道什么是幸福,而不是我们天天用一种不幸福的状态告诫孩子如何去追求幸福。而且,父母的焦虑和恐惧并不能改变未来,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正确的做法是,父母接受孩子的不足,适当地放手并对自身投以更多的关注,反而会使孩子变得更独立。
毕竟,父母无法代替孩子过他们的人生。我们必须明白,所谓成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在朝一日离开父母后,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像在父母身边时一样好,甚至更精彩、更好。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