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传回首轨科学数据

25.12.2015  11:01

  央广网北京12月25日消息(记者侯艳、郭淼)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08年上映一部名叫《世界停转之日》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因宇宙暗物质泄露而具有超能力的外星生命,带着威力无比的外星机器人抵达地球,并试图阻止人类战争的故事。其实暗物质这个词我们平时也没少听过,它到底是什么呢?

  按照现有科学的定义,暗物质(Dark Matter)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数量庞大,虽然总质量很大,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观测到它。

  暗物质起源于宇宙大爆炸,刚才也提到,暗物质是无法通过电磁波的观测进行研究,也就是不与电磁力产生作用的一种物质。截止到目前,人们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

  一些发达国家在寻找暗物质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我国的科学家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近日,我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酒泉成功升空,昨天是“悟空”发射后的第7天,第一批科学数据下传至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任务大厅。数据显示,暗物质卫星的有效载荷已开始正常工作。

  这枚名为“悟空”的卫星发现了什么?暗物质对于人类探索未知宇宙有什么重大意义?

  昨天下午5:55分,卫星飞行至114圈次时,地面支撑系统密云站成功接收到卫星首批探测到的科学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送到位于怀柔的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地面支撑系统空间科学任务大厅。这枚卫星名为“悟空”,它的火眼金睛到底发现了什么?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总设计师艾长春介绍,现在卫星经过几天运行调整,完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即将转入在轨测试阶段。下传数据非常好,完全达到预期,获取各种各样的高能粒子,包括质子、伽马射线等等,为下一步处理、运用、判断打下很好的基础。

  说起暗物质,的确是神秘莫测,别说用肉眼看不见,即使用遍当今世界所有的科技手段,也探测不到一点蛛丝马迹。

  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杨宇光解释,这是因为暗物质不和普通物质发生传统意义上相互作用。人类所处环境是由普通物质组成的,无论是原子还是分子构成的物质相互之间会有电磁力作用,而且会发射或反射电磁波,人会感受到它的存在。而暗物质和普通的物质之间没有这种电磁力的作用,只能靠引力发生作用。

  既然如此,科学家们为什么又会如此坚信暗物质的存在?

  杨宇光说这是因为在宇宙中,银河系及银河系以外的其它星系都由上亿恒星组成,人类通过观测手段可以看见由普通物质组成的发光的恒星以及恒星周围的一些行星,它的形状受牛顿力学定律作用,可以用数学方法推算它的演化。但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推算过程中发现,单靠人类观测到的物质的存在不会演化成现在的结果,因此用间接的方法推测一定还有一些看不到的物质,影响星系的形成,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还有一些天文现象也只有通过暗物质、暗能量的理论才能说得通。

  通过这样的推测,科学家们估算出宇宙中包含95%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但目前并没有有直接证据证明它们的存在,我国和世界各国已着手筹建或实施多个暗物质探测实验项目。“悟空”是第一颗由中国科学院完全研制、生产的卫星,是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虽然“悟空”神通广大,但是它也不能直接寻找到暗物质,而是通过暗物质和暗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可见粒子,来间接反推暗物质的存在。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总设计师艾长春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专门有一个科学应用系统,科学家预先设计各种各样的处理模型,也就是各种软件。这些数据拿到后会很快传到他们手上,他们就对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提取所需信息。通过科学家的分析判断,还要采取一些国际合作的做法,就有可能为后面获取暗物质粒子的判断以及其它伽马射线等的研究工作奠定很好的基础。

  神秘莫测的暗物质让人觉得遥不可及,那么证实暗物质的存在并对其进行探测研究,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说一点大家最感兴趣的吧,相信您对好莱坞大片中人类因为地球毁灭而寻找外星球生存机会的桥段并不陌生,现在的科幻大片在将来有可能借助暗物质成为现实。

  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杨宇光,人类目前科技发展遇到瓶颈,依据现有技术手段和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人类甚至连太阳系都走不出去。因此对于微观世界的研究,未来如果能够取得质的突破,才有可能使人类摆脱技术上的限制,使未来人类恒星际的航行成为可能。太阳最终的命运也是要消亡的,当太阳消亡时,如果人类还没有恒星际航行的能力,人类也要消亡,因此这确实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