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为梦织翼,一直在路上

26.08.2014  17:22

      5个小时的动车,3个小时大巴,半个小时的小巴,15天,20人。几个数字侧写出织翼支教队在泰顺仕阳的难忘经历。怀着贴近大山孩子生活,为他们带去欢乐和启发的美好憧憬,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织翼”支教队20名成员经历数小时的车程和漫漫山路来到泰顺县仕阳镇第二小学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
 


织翼支教队合影


 
泰顺教育网关于织翼支教队的报道


精选课程,开启梦想
      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讨论与筹备,成员们集思广益,为孩子们设计了历史、手工、自然科学、音乐等课程。不同于语文、数学等传统课程,支教队更希望这次暑期课程能帮助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例如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周边村民闻讯赶来,孩子们也对课程颇感兴趣,最后登记为约50个孩子,A、B两个班级。孩子们对这群城市来的大哥哥大姐姐充满好奇,队员们首次站上讲台也是略显紧张。但是通过几日课堂上面对面的相处,一开始的陌生很快就被亲密欢乐所替代。手工、绘画等课程的手把手教学,更拉近了孩子们和队员的距离。
 


手工课堂


      除了坐在教室内听课,队员们更鼓励孩子们走出课堂,沐浴在阳光下,因为身体素质也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上,平时随意玩耍的孩子们在队员的带领下明白了热身运动的重要性,认认真真做起了健身操,同时也学会了一些运动技巧。操场上挥洒汗水奔跑的孩子和队员们在山间美好景致的映衬下构成一幅美好的画面,蓝天白云,美好如画。
 


队员和孩子们玩耍体育游戏

 


深入了解,共同成长
      除日常课程外,队员们还帮助学生解决作业难题,并深入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了家访,在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同时也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孩子们和队员们聊起自己的日常生活,眉飞色舞,一心想把自己的生活与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分享,从心底也已经把他们当成了好朋友。淳朴的孩子还热情地带队员们体会当地自然风光,队员看到了城市里不曾见过的红蜻蜓、土楼、山泉水,攀上陡峭的山坡到达顶峰,看着山下秀丽的景色,感慨这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队员们和孩子家访后合影

 


为梦织翼,收获感动
      经过十多天的相处,渐渐地孩子们与队员们消除了之间的生疏感,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课堂上是师生,课后便是好友。孩子们给了这些大孩子们一个惊喜,他们将想说的话写在了纸的背面,运用手工课堂上教授的方法制作出“心的礼物”赠与队员们。孩子们甚至会买来冰棍给队员们消暑,这让队员们内心被这些孩子的质朴纯净深深打动。织翼支教队,为孩子们五彩斑斓的梦织翼,孩子给予支教队员们的却不只是感动。
 


孩子与队员亲密无间

 


      光阴飞逝,还是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刻,从一开始的好奇与紧张,到后来的习惯与欢乐,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山顶如仙境般的雾,每天自己做饭忙忙碌碌的厨房,十来个人一间的通铺,还有从陌生到一起游戏一起欢笑的孩子们,都成为每个人心中最珍贵的回忆。仕阳,再见。织翼,还在路上,一直在路上。

供稿:中英学院  编辑: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