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医疗App暂停"在线挂号" 部分平台"有偿加号"
东方网3月11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在网上自选医生挂号、在线问诊,这原本需要排队几个小时甚至花费几天时间完成的事情,如今在手机上就能办到。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移动医疗呈现了爆发式的发展,但进入2016年3月,这个行业似乎进入了多事之秋,频繁出台的新政策,使得多个移动医疗平台不得不暂停“在线挂号”、“在线问诊”等业务。
多平台下线预约挂号
好大夫在线、传太医、一呼医生、百度医生、平安好医生……这些国内主流的移动医疗平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了创业至今从未遇到过的起伏。
近期,北京市卫计委下发通知,明令严禁医生与商业公司合作挂号加号,3月25日前,所有此类行为的医务人员,应当自行解除与商业公司的合作。
政策一出,直接受到影响的是医疗App的挂号业务。记者采访获悉,截至目前,传太医、平安好医生、一呼医生、上海就医挂号网、上海安帮跑腿服务网等在内的平台已下线预约挂号业务。传太医创始人苑光波坦言,传太医已经停掉平台上原有所有公立医院的相关挂号业务。打开平安好医生的App后,记者发现,其首页原本的挂号入口也已经被撤了下来。
不过,也有移动医疗平台并未因新政做出调整,记者打开春雨医生App后发现,其首页显示的“其他服务”中仍有预约挂号一项。记者点进去后选择上海三甲医院,显示所有可接受挂号的医生均需收费,费用从1元到300元不等。根据服务规则,用户可选择时间和接诊地点,预约专家面诊。但如果接诊地点为公立医院,则需走加号流程。
“有偿加号”不该成为模式
事实上,如春雨医生这类平台的有偿加号服务就是此次新政重点整治的对象。记者体验后发现,目前还未关停挂号业务的医疗App基本提供的均是预约转诊服务。好大夫方面表示,平台上所谓免费加号服务,其实就是网上分诊转诊,“我们已经在积极和相关部门协商,可以将运营团队、信息系统,以及分诊转诊的经验分享出来。”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所谓“加号”服务原本是指专家医生牺牲休息时间延长门诊,但由于医生的加号诊疗时间是属于单位还是自己很难界定,因此这就成为一个灰色地带。现实状况是,许多移动医疗平台在未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前,纷纷开始推出有偿加号服务,以此获得收益。
有创业者认为,利用门诊时间加号收费应该被取消,因为这不应该成为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未来的加号应该是医生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到其他医院或诊所出诊收取的费用,有标准定价,可高可低,这才是增加供给。”有移动医疗分析师这样认为。
除了挂号业务受到影响,因新政明令禁止医生私下与商业机构合作,因此原本火热的在线问诊业务也受到了“微震”。但记者调查发现,包括春雨医生、好大夫、寻医问药等原先着重发力此块业务的医疗App仍在继续提供此类服务。
“确实已经有部分医院要求医生全面停止与我们的合作。但是目前我们的在线收费服务,使用的都是医生业余时间和自由时间,未占用公立医院的出诊单元,不存在用公众资源谋利的行为。”好大夫方面向记者解释道,绝大多数医生认为,没有收钱就不属于禁止性业务,不过也有部分医生表态会选择与互联网平台停止合作。
新政对移动医疗是利好
对于不断出台的新政策,创业者们却意料之外的冷静和乐观。
“新政从核心上来说还是打击黄牛党的,主要是医生个人名义和商业平台合作产生的灰色收入,而绝大多数的医疗App在台面上都是跟各地挂号平台或者医院合作,而非与医生个人,因此从表面上看,影响确实不会很大。”
上述移动医疗分析师表示。就医160创始人罗宁政在网上发表个人看法,他指出,判断一个政策是利空还是利好,不能只看眼前,必须要从整个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移动医疗平台推出的有偿加号服务从根本上来看,既不能提高医生的服务质量,更无法改变医疗资源的分配结构,最终只会进一步导致稀缺医疗资源不断被争抢,就医成本越来越高,陷入恶性循环。
“这类服务给移动医疗平台带来短暂的利益,却很难实现商业模式上的真正突破,因此一旦政策出现变动,这类企业会立马死掉。”他说。
记者注意到,在这一场新政风波下,已有部分移动医疗企业突破自身模式加速创新和规范化管理,以求在政策红线下实现转型。例如传太医App宣布,将在2016年建设2000个“太医工作室”,一种由临床医生和医生助理共同组成的医生虚拟工作室模式。好大夫则透露正在与北京市卫计委协商,积极参与整个医改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