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智慧]上海交大Bio-X课题组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病理机制获进展[图]
[编者按] 一百多年来,交大人用知识和智慧创造累累硕果,谱写了近现代史上的诸多“第一”。这是人才培养的智慧、科学研究的智慧、服务社会的智慧、为国争光的智慧。新闻网特推出“交大智慧”专栏,聚焦交大人的智慧之光,展现交大人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增加,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关注,也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和无数家庭的负担。而关于这种疾病致病机制的研究,也成为科学领域不断努力探索和解决的课题。其中,淀粉样蛋白——Aβ的积累,是较为公认的该疾病发生的起始事件,并为这种疾病的初期诊断提供了依据。近期,《NATURE》封面文章介绍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平勇课题组成果,该研究揭示了Aβ抗体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作用,进一步有力证实了这种发病假说。
平勇课题组选用果蝇为模式生物,应用果蝇独特的GAL4-UAS转基因系统,在果蝇神经系统内表达人体毒性Aβ42蛋白,构建阿尔兹海默果蝇模型,通俗的讲,就是“老年痴呆果蝇”。并利用此模型探究了以Aβ积累为起始的一系列下游事件,为解释这种疾病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有力证据。
AD果蝇睡眠障碍的机制
该团队借助果蝇行为学以及电生理等实验手段的研究发现,Aβ的积累会引起神经元的过度兴奋,并进一步引起更多的病理学变化。它们包括果蝇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节律的紊乱、寿命的缩短以及神经元过早的凋亡。有趣的是,这种神经元的过度兴奋与神经细胞内的一种离子通道——Kv4关系密切。Kv4是一种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与神经细胞的复极化有关。免疫学实验和电生理的实验结果表明,Aβ蛋白的积累会通过蛋白酶体和溶酶体途径引起神经元内Kv4蛋白的降解。此外,在Aβ果蝇的神经元内过表达Kv4蛋白,可以很大程度的恢复果蝇在学习、节律、寿命等方面的异常。这些结果都有力的证明,Aβ蛋白的积累可能通过引起的Kv4的降解,从而导致了神经元的过度兴奋,并引起了其他下游症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PLoS Genetics》上(DOI:10.1371/journal.pgen.1005025)。
此外,该团队还将目光放在了Aβ的积累与睡眠之间的关系上。一些临床证据表明,阿尔兹海默病人通常伴随有睡眠质量下降,夜间容易惊醒等症状,而这种症状同样出现在了Aβ果蝇模型中。这其中的原因,与一类调节睡眠的神经元——PDF神经元有很大关系。PDF是一种色素驱散因子,我们通常把可以分泌PDF的神经元称为PDF神经元,它们与果蝇的睡眠节律息息相关。该团队通过果蝇的行为学实验,同时结合神经元形态学的观察发现,Aβ的积累会引起PDF神经元轴突的异常生长,这些异常生长的轴突会更倾向于靠近另一类与睡眠相关的神经元——PI神经元,并分泌更多的PDF因子作用于PI神经元上的PDF受体,最终导致果蝇夜间睡眠时间的降低。而这种非正常的神经环路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分子机制呢?研究人员发现,JNK信号通路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睡眠与Aβ积累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也就是说,Aβ的积累会降低睡眠质量,同时,睡眠时间的降低会进一步促进Aβ的积累。有关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发表于最新的《Molecular Neurobiology》杂志上(DOI: 10.1007/s12035-016-0165-z)。主要研究工作由研究生宋纤(已毕业)和冯鸽完成。
这些研究成果解释了阿尔兹海默症一些可能的致病机制,也为这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的作用靶点,比如Kv4离子通道,JNK信号通路等。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教委和科委等基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