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能给小朋友生命,这样的好事一定要做

08.10.2014  12:19

          □晨报记者 言莹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马来西亚籍医生杨永康,出名了。因为去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马经济峰会时,提到“我们不会忘记,2012年马来西亚人杨永康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中国安徽一名7岁孩子的生命……
  37岁的杨永康目前是一位胃肠外科医生,从2001年起,他一直在中国读书、工作。其实来中国念书之前,杨永康在马来西亚已经攻读完成了生物医学的学位。但由于“在小时候爷爷生病时立下志愿当一名医生”的执念,杨永康重新申请报考了天津医科大学,之后在同济大学攻读硕士,最终留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成为了医生。
   3年献血22次
  2006年9月,杨永康正在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每次学校号召义务献血,杨永康总是踊跃地挽起袖子。3年里,他一共献血22次,献血量相当于2个成人的血量。2007年,上海市血液中心给他颁发了“爱无国界奖”。2008年,上海市红十字协会颁发“生命奖章”给这位异国留学生。2008年12月,两年一度的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杨永康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09年硕士毕业后,杨永康来到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外科工作。工作后,杨永康对于献血有了更多的认识。“作为一名医生,看到病房里经常有病人急需血小板,自己因此也积极投身加入到无偿成分献血的队伍中。”工作在临床一线,杨永康亲身感受到危重患者需要立即手术时血库充足的重要性。“病人紧急被送到医院,情况所迫需马上手术,这时候如果血库不足,术中出现大出血就非常危险。
  杨永康身边有许多和他一样经常参与无偿成分献血的同事,同时,杨永康也开始更多地向身边的朋友聊起成分献血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加入献血队伍。由于医院工作比较忙,他经常是刚献完血就回到医院工作。
  为了维持血小板的质量,杨永康在每次成分献血前期,都会少吃或只吃清淡的食物。截至目前,杨永康已累计成分献血80多次。他表示,自己会一直献血,直到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再献血。
   捐献造血干细胞
  除了献血,2012年,杨永康还成功献出了造血干细胞,拯救了一名安徽男孩的生命。
  故事要从2004年6月说起,当时杨永康正在天津医科大学就读大三,他看到“中华骨髓库”在校园做宣传,就加入了。
  2011年年底,天津红十字会接到中华骨髓库的通知,安徽一名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7岁男孩与杨永康配型成功。收到消息,杨永康欣然应允,回到天津进行捐献。
  在提取造血干细胞之前,杨永康和未婚妻一起为男孩买了书包,并写了一封信。信中,杨永康鼓励男孩“要像奥特曼打败大怪兽一样打败病魔,和杨叔叔一样上大学,长大后做一个善良有爱的人,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们”。
  2012年4月17日,杨永康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外籍志愿者。造血干细胞采集从上午8:20开始,经过20个循环,耗时137分钟,共采集了156毫升。“如果能给小朋友一次生命,作为一名医生的我感到特别欣慰,这样的好事一定要做。”杨永康说。
  如今,接受干细胞移植的男孩恢复良好,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生活。去年十一期间,杨永康结婚,男孩和其父也来参加婚礼。杨永康笑说,男孩已经像自己的“半个儿子“一样,从血液深处联系到了一起。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4-10/02/content_225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