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上海交大江晓原:中国人需要自己编著的科技史[图]
汇集全国40余名科学史专家之力的五卷本《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昨天,上海书城“全国新书发布厅”第6期现场,《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总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在与知名出版人贺圣遂的对话中表示,科技通史既要编得专业准确,又要兼顾可读性,吸引更多读者,着实不易。
40余名科学史专家打造的五卷本《中国科学技术通史》出版
全书300余万字,按照大致的时间顺序分为 《源远流长》 《经天纬地》《正午时分》 《技进于道》 《旧命维新》五卷。每卷设置大小不等的专题,集纳了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中的前沿成果和思想。同时,书中配备“名词简释”“中西对照大事年表”和“总目录”,方便读者检索使用。在学界看来,这套书集结了傅熹年、刘钝、廖育群、关增建、刘兵、王杨宗、石云里等国内科学领域学者,花费5年时间“慢工出细活”,正是希望在打磨一套“中国人自己编著的科技史”上作出探索。
力求平衡学术性与普及性
讲到中国科学技术史,很多人会想到英国学者李约瑟编著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以及那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
距离李约瑟难题的提出,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一方面,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论断逐渐为世人所知;但另一方面,囿于时代局限,他的观点在新技术时代语境下,也有重新审视和补充的必要性。”江晓原说,李约瑟的著作有其经典价值,以浩瀚史料、确凿证据,发掘出中国科技史上的显赫成就,向世界表明“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但学界和出版界也在呼唤,有没有可能由中国人自己梳理、编著、出版有关中国科学技术的通史?
五卷本《中国科学技术通史》各个章节都力邀国内研究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和著名专家撰写,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两位前任所长刘钝教授、廖育群教授,前者撰写了《梅文鼎、王锡阐与薛凤祚:清初士人对待西方科学的不同态度》,后者则发表了《从简帛医籍到经典成立》《医学流派与理论学说》《药物知识与本草学的发展历程》 等章节。“从这一点不难发现,科学史专家也在趋向专门化,科学史学科研究的成熟和细化,需要在出版物的编辑梳理中得到充分体现。”贺圣遂说。
有学者谈到,过去几十年中,不少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方面的著作陆续出版,但力求能同时兼具较高学术价值,又适合公众阅读的作品,却较为少见。清华大学刘兵教授说,新出版的五卷本《中国科学技术通史》 力求在学术性与普及性之间寻平衡,条目皆出自名家手笔,采纳了中国科技史各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学术价值较大;而对中国科技史稍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也能从《先秦时期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曾侯乙编钟与中国古代音律》《简牍文献与中国数学史》 等深入浅出的文章中追根溯源,将“大部头”当作科普读物来翻阅。
借鉴百科“大条目”式编排
“很多人在编史时会纠结一个问题,到底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讲历史,还是按事件来讲。按时间顺序,会容易把事件弄得支离破碎,但是只按事件,历史的脉络又不那么明显。”江晓原说,编撰团队在具体内容编排呈现上颇费了一番功夫。
最终,五卷本《中国科学技术通史》在结构上借鉴了大百科全书“大条目”的做法,兼顾两种讲述方式。全书按时间轴分为《源远流长》《经天纬地》《正午时分》《技进于道》《旧命维新》,具体到每卷,再在历史的时间轴上疏密不等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点,而这些点就是术业有专攻的名家之作。
在学界看来,很多关于中国科技史的专题成果和思想观念,可以说是学者一辈子的心血,并不是在网上搜索一下就能轻易获得。“我们以往把历史当作旧账本,以为编通史是客观存在,谁编都一样。但历史并不是一个旧账本。为什么有的科技史著作不好看,因为作者虽说掌握了大量丰富史料,但史学观念陈旧,对文明的理解很肤浅,并没有贯穿始终的线索和提纲,只能作为零散的史料来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松说,有逻辑的科学史编法,可以让很厚的科学史读起来很“薄”,门径分明,直指堂奥,这一尝试对当下科技史编撰具有一定启发。
来源:《文汇报》 2016.04.24 第3版 综合
相关阅读 : [解放日报]上海交大江晓原:科技史要好读才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