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众卫生报·头版]这里是个“生命驿站”——胸科医院急诊科的故事

04.01.2015  17:16

  在这里,虽然不足百平方米,却承担着最惊心动魄地生死逆转;在这里,收治的多是肺部肿瘤晚期、老慢支、心衰、心梗、心包积液等危重病人,却有人获得了新生重新走出这里;在这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工作环境,却能更深地嗅出人生悲欢百味。 

  “就如同打开包装纸后看到的可能是鲜花,也可能是一颗定时炸弹,每一位急诊病人都是一份”礼物“,急诊科的医生往往要面对更为不可预知的风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急诊科主任蒋锦琪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必须识别快、必须反应快、务必判断准确。”他和他的急诊团队,在过去的12年里,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情——紧握生命的手,将一个又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抢救回来。 

  “第一步往往决定了最后一步” 

  这是一个淫雨霏霏的早晨,随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蒋锦琪和他的团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经过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120急救中心救护车送来了一位年逾80岁的老人。老人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急促、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急诊科主治医生邵湍迅速向120急救中心人员了解病人大致情况:患者心率在120左右,不能平卧,下肢浮肿,两肺湿罗音……邵医生初步诊断老人有心衰可能,伴有休克,急诊科护士立即摇高床位,为老人吸氧、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护、静脉使用强心利尿升压等治疗……护士长万光明第一时间做心电图及抽血做心肌酶谱等检查,半个小时后,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及血心肌酶谱也没有心梗征兆后,抢救也告一段落。此刻,病床上的老人症状缓和,甚至能发出一些声音了。 

  “谢谢你们,我的母亲是你们的‘老常客’了。每次接诊你们都那么迅速,都说时间就是生命,这话用在像我母亲这样心衰患者身上再合适不过。每次送到你们这,我才感觉像吃了颗定心丸。”一旁的患者家属感激道。 

  作为专科医院,对于危重患者,多年来,蒋锦琪始终坚持现场指挥救援,并如实给家属提前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救护车送来的,有些是命悬一线的病人,生死就在一瞬间。病人往往言语困难,我们肉眼所见仅是表面症状,我们必须通过表象,抽丝剥茧。有时留给接诊医生的就只有10秒20秒的思考时间,医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一个相对准确的初步诊断,进行应急处理。”蒋锦琪说。 

  同样是胸痛病人,每位患者的反应不一致。同时,胸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带状疱疹,也可能是起病急骤、凶险的主动脉夹层瘤。急诊科主治医生邵湍介绍,主动脉夹层瘤病因至今未明,大部分患者有高血压,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囊样变性的中层而形成夹层血肿,“患者就像随身背着一个”炸药包“,随时会引爆。一旦确诊,就应当即刻进行外科急诊手术。那次确诊一位主动脉夹层瘤的患者,我们医护人员慢慢宽慰他和家属,担心随时血管爆裂,直到把他送进了手术室……” 

  “生命没有回头路,急诊科医生就应当具备这种本领,有时候,第一步往往决定了最后一步。”蒋锦琪说。 

  “他在睡梦中安详走了” 

  即使医学的进步也阻挡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在急诊科,对于重症弥留的患者,亲人的生命无法挽回之际,该不该让抢救继续?面对这一到伦理难题,更是让急诊科成为透视世态人情的一个窗口。 

  急诊科副主任李延文手上的那一封特殊的感谢信来自去世患者的家属。80岁的钱老先生因晚期肺癌,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与胸科医院急诊团队产生了十个月的交集。和初次来到急诊室的患者不同,钱老先生和其家属对病情有了详细的了解,在每一次因气促、胸腔积液而来到抢救室后,老先生都对李延文和她的护理团队报以平静、感激的微笑。 

  “在急诊观察室中,有不少是向钱老先生一样晚期肿瘤患者,他们都上着呼吸机、持续氧气供应、24小时心电监护,从而保证心跳不会骤停。” 

  那一次,钱老先生病危再次进入急诊室。如果按照常规操作,这时要进行病危处理:心脏按压起搏、切开气管,插进直径3厘米的管子、呼吸机、24小时补液……然而,钱老先生在之前的住院过程中曾多次委托子女向李延文表示:在人生终结时,拒绝延长生存期,同时,拒绝接受心肺复苏术和创伤性抢救。此时,选择放弃比坚持已无意义的治疗需要更大的勇气。 

  在钱老先生的子女对此签字确认后,急诊科尊重病人和家属的意愿,没有进行创伤性抢救,钱老先生就在睡梦中平静地离开了。 

  “在父亲住院期间,病情几度反复,是你们用精湛的医术为父亲缓解病痛,是你们用热情的关怀为父亲排忧解难,是你们用无比强大的”正能量“为父亲坚守着永不放弃的信念,是你们不时安慰我们,与我们进行了有效沟通。虽然,父亲走了。但是走得很平静、很安详……”。 

  “患者的理解让我们无悔” 

  急诊科的护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时刻绷紧神经配合医生帮助病人与死神搏斗,穿梭于弥漫着各种杂味的工作环境,承担着常人难以体会的风险、非议,甚至殴打和谩骂。 

  急诊科护士长万光明介绍,急诊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字当头,每位患者都认为自己应该最先得到医治,情绪极易失控,常常将不满意的治疗环境发泄在与他接触最密切的护士身上。“为什么让我的家人躺在医院走道里?”“为什么不尽快为患者输液?”这样劈头盖脸的质问几乎天天都会在急诊科回荡。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窗口,除了技术必须一流之外,我们应当将心比心,因为在这里的都是最焦虑的病患。”万光明说。“然而,当我们在为焦急的病人解释疑问时,为病人更换输液并及时发现不适时,为病人指明检查的楼面和注意事项时,患者理解的那声‘谢谢’,却时刻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80后的潘璐意2012年调入急诊科,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肺癌晚期遭到家属遗弃的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不起,患者全身水肿,身上长满了褥疮,急诊科护理团队每天为其用温水清洗皮肤,定期翻身、甚至搀扶其走路,定期陪同聊天。“即使是临终患者,我们也要让他清清爽爽有尊严的离开。” 潘璐意说。 

  “面对那些失而复得的生命,那些来之不易的欢笑,以及面对死神降临时镇定从容的表情,那走时的安详、嘴角那感激的微笑,我们就会感到欣慰。” 

  这里是一座“生命驿站”,这里离死亡最近,也离希望最近。目前,蒋锦琪和他的团队正不断完善急性心肌梗死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确保“胸痛中心”院内急救绿色通道的顺畅、高效、快捷。面对非心源性有胸痛症状的患者,蒋锦琪建议,预先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24小时holter是检验心脏病的金标准。“我们团队一直奉行‘清清楚楚诊断,明明白白治疗’,这才能精确、有效地握紧每个生命。” 

    来源:2014.6.17 

    原文: 这里是个“生命驿站”——胸科医院急诊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