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从仰望星空到研究天体 上海男生张渊皞爱上天体物理研究 参与探测来自13亿光年外的“涟漪”
图为张渊皞(左)与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合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月11日,一道来自13亿光年外的“涟漪”,被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和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团队逮个正着。这道“涟漪”,就是震撼世界的引力波。
在LIGO团队中,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在读博士张渊皞是少数的中国面孔之一。这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大男生,正是华东理工大学的校友,2012年毕业于华理应用物理本科专业。
从小爱做“星空梦”
和其他男生一样,张渊皞从小就喜欢 《星球大战》《2001太空漫游》 等太空题材的科幻电影。遨游太空、穿梭宇宙的绚丽场景,不断刺激着他的视觉神经。
但睡在床上,小张渊皞看着窗外的夜空,却是漆黑一片。由于城市灯光污染严重,看星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后来,张渊皞得到了他人生中梦寐以求的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一到晚上,他就蹲在阳台上,捣鼓个不停。大一时,张渊皞加入了华理的天文社,晚上和社员一起,骑车去奉贤的海边看星星,后来又和上海其他高校的天文社社员一起,去安吉天荒坪观星。终于,在19岁那年,他在天荒坪第一次看到了银河和流星。
没过多久,张渊皞不再满足于看星星,他开始用相机和望远镜拍摄星体。这么多年过去了,星空摄影一直都是张渊皞最大的爱好。张渊皞喜欢仰望星空,但更喜欢研究天体。作为天体物理研究者,张渊皞表示,尽管浩瀚的星空可以给人感官上的冲击和享受,但天体运动的物理规律,才是星空最大的魅力。
难忘“科研初体验”
从仰望星空到研究天体,大学成了张渊皞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高中的基础教育有其局限性,大学则为我提供了更广阔、更自由的平台。”张渊皞如是说。
回想大学生活,张渊皞的同班同学陈振华表示,张渊皞给他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非常有主见,拒绝循规蹈矩,喜欢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经常自己捣鼓天文、量子力学,甚至钻研国外各种教材。”
本科阶段,张渊皞的综合成绩一般,但专业主干课程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并选修了《天体物理》课程。这为张渊皞毕业后从事专业研究、实现星空梦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张渊皞第一次接触科研,是大三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那时他跟着华理教授罗有华研究“支撑于石墨烯上小金团簇的吸附行为”。在长达两年的研究周期里,张渊皞发现,理论学习和真刀实枪做科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虽然现在博士都已经读了好几年,但大学里的这段“科研初体验”依然历历在目,指导老师罗有华也一直是他心目中的“科研领路人”。
“张渊皞在大创项目组里,工作态度非常认真。他虽然不是项目负责人,但积极担当了领队者的角色,经常组织小组讨论。他认为物理学各个领域都是相通的,热衷于钻研其中的关联性。”据罗有华介绍,张渊皞非常好学,在美国学习期间,他还经常发邮件给罗有华,咨询、讨论和交流学习困惑及研究心得。
搞研究要耐得住寂寞
机缘巧合之下,2013年,张渊皞加入了引力波研究团队。在参与引力波研究的两年半时间里,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数据分析,通过编写程序将引力波和噪声区分,从而找到引力波,并从信号里提取有用信息。他说,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琐碎的编程和统计学的问题,由于很多时候并没有先例可借鉴,经常会出现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引力波数据分析本来就是十分枯燥的工作,张渊皞却能耐得住性子,并且决定未来一直从事引力波的研究工作。“这只是个普通的工作,没什么不一样的,搞物理就是寻找生活的过程,得有一颗平常心。”张渊皞表示。
能够加入引力波团队,并且成功探测到引力波,张渊皞觉得自己“运气不错”。但他一再强调,引力波的发现牵涉硬件、理论、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是LIGO团队前后几代人和全世界科学家不懈努力的成果,“我的科研路才刚开始,做的还很有限”。
张渊皞表示,搞科研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得有责任心,要有为世界创造新知识的追求。
《东方教育时报》03版
原文来源: 东方教育时报 | 发表时间:2016-03-09 | 作者:臧莺、刘禹
原文链接: 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6-03/09/content_367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