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乒乓葡萄”为何不见了?

31.07.2015  13:56

 

颗颗大似乒乓球,这种“巨型葡萄”在不少上年纪的市民心中可有着深刻记忆。然而,很多人发现,如今在上海的水果市场上,“乒乓葡萄”几乎不见踪影。昨日,记者从市农科院举办的“2015年度优新葡萄品种品评会”上了解到,由于过分追求“”使用植物激素,导致口味不佳,“乒乓葡萄”基本已经退出沪上种植基地。

个头大、水分多,曾几何时,一种“乒乓葡萄”风靡上海。不过,如今要是到水果市场上,昔日的“乒乓葡萄”却不见了踪影。

这种巨型葡萄是上世纪90年代引进的品种,当初和巨峰同一批进入上海。”市农科院研究员蒋爱丽告诉记者,产量高、水分多、卖相好都是“乒乓葡萄”的优势,但它有着致命的弱点,就是为了体积,该品种牺牲了甜度,“吃上去口味寡淡。”另外,“乒乓葡萄”之所以能如此之大,也和其使用了植物激素有关,在如今愈发注重食品安全的当下,“乒乓葡萄”悄然退市也是理所当然。

在市面上,供市民选购的葡萄品种可谓琳琅满目,然而很少人知道,其实这些葡萄多数都是舶来品种。蒋爱丽告诉记者,“巨峰”、“夏黑”、“金手指”、“阳光玫瑰”原产地是日本,在市面热销的葡萄中并没有本地品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上海的本土葡萄不好吃。在昨日的品种品评会上,由农科院培育的“申丰”、“沪培一号”和“申玉”一举拿下前三甲,不少专家都表示,这些本土葡萄甜度高、香味浓,是一等一的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