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居委办了个“小区电视台” 花了不到200元

11.05.2015  10:17

  “各位居民大家好,这里是明月一周报,我是主持人林玲。这一周我们小区发生的事情主要有……”花木路街道明月居委会几个80后工作人员拍摄制作的小区版“新闻联播”引来不少点赞,甚至有居民为了能收看到“电视台”,专门去买了个智能手机,等着节目更新。这个总共花了不到200元就筹备起来的“电视台”收获了不少铁杆粉丝,节目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200元办个“电视台

  明月居委管辖着罗山花苑、金色碧云、金杨十坊庭三个小区,有1200户居民。小区里白领多,外地来沪给子女带孩子的老年人也很多。“不少家庭都是父母轮流带,像候鸟一样迁徙。”居委会书记石丽芳说如何让这些年轻人和“候鸟父母”们能融入社区生活、知道居委会都干了些什么事儿、让居民间有更多互动,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居委会里的几个80后年轻人尝试开了个微信公众号,将小区动向第一时间推送,但觉得“光有图片和文字还不够吸引人”。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办个“电视台”,制作属于小区的视频节目,放在微信公众号里推送。

  几个门外汉就这样开始了探索。基本器材都没有,办个“电视台”真是不容易。广场舞的拉杆音箱、飙歌用的话筒、废纸盒子……这些都成了居委会社工王旭东手里的宝贝。这个26岁的小伙子在方正的纸盒子表面上糊上“明月TV”的标识,再套在话筒上,虽然看起来有些山寨,但拿在手里也有模有样。

  “录第一期明月一周报的时候,没有摄像机,是用手机录的。”王旭东说,70多岁的居民陈乃黔老先生知道他们要创办属于小区居民的“电视台”后,将家里面的摄影机拿了出来,免费长期提供给他们使用。社工小董把家里的三脚架贡献了出来。“广场舞的话筒收音功能太差,就淘宝买了个80元的话筒,花了100元买了两个补光灯。”学美术出身的王旭东又设计了“台标”,一轮明月守护着一只振翅高飞的候鸟,就这样,在大家支援下,花了不到200元,“电视台”建成了。

   居民参与到节目制作

  “电视台”有了,但做什么节目还要慢慢摸索。

  最先出炉的是“明月一周报”,将小区这一周的大事件进行口播,让居民们了解居委会做了哪些事儿,成为居务公开的一种渠道。小区里面老人孩子多,如何把他们动员起来,几个80后社工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策划会。

  “我们尝试制作了一期‘小蔡讲安全’,到居民家里面去录节目,让治保主任小蔡和居民共同讲述如何防盗、防火,传播安全知识。”居委会副书记孙慧说没想到节目拍摄过程和播出后收到了不少好评。摸准了老人们的喜好和需要后,“法治频道”正式开播。“下一步,我们还将和银行合作,让居民们参与拍摄,讲讲怎么防范电信诈骗。”为了调动小区里小朋友们的积极性,社工们还成立了个“小记者站”,专门邀请小朋友们进行节目的播报和采编。“光传播信息还不够,‘电视台’虽然简陋,也得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为了解决小区里乱停车、乱穿马路、乱晾晒、乱丢垃圾等问题,社工们邀请小区里的志愿者们拍摄了一个个公益短片来劝导居民们。“我们的这个公益频道就叫‘月明人美’,监督小区,也传播正能量。”孙慧笑着说。

   为看节目换智能手机

  “电视台”从3月初正式开播以来,收获了不少铁杆粉丝。“有居民特意到居委会问,说节目怎么还没有更新,一直等着看呢。”王旭东说。

  “小孙,你看看是不是点这个就能看节目啦。”老先生方根林拿着手机向孙慧讨教怎么才能看到节目。“这个节目只能手机上看,我手机不是智能的,为了看节目,我特意让我儿子给我换了个智能手机!”方老伯乐呵呵地说,并催促着居委会快点开智能手机扫盲班,教教他们怎么用智能手机。

  “有了这么多粉丝,我们做着也有动力。”孙慧说他们正在申请电子显示屏,挂在小区里滚动播放,让居民们看“电视”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