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整版:华理科研缘何屡获嘉奖
1月21日出版的《东方教育时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我校科研成果丰硕背后的故事,以及我校校长钱旭红院士撰写的文章《协同创新 成就科研创新》,全文刊登如下。
图片说明:《东方教育时报》整版篇幅报道我校科研工作
协同创新 成就科研创新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钱旭红院士
强化高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功能,是华东理工大学多年的坚持。为此,学校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依托产学研合作,加大专利转让和技术转移的力度,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和技术转移的能力。
2011年,教育部牵头提出了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要求“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通过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协同,组织实施协同创新项目。华东理工大学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改革。
在当下高校的科研管理中常出现一种现象:学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但分散重复、效率不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前沿基础研究、工业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转化也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在科研管理上,很大程度上只是按照上级要求组织项目申报、检查、总结、验收、鉴定和报奖等。这种“被动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下大力提倡的自主创新的要求,不能形成面向国际、国家、地方以及行业企业的重大需求,主动策划和组织项目的有效机制,缺乏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国际科技合作也难有实质性突破。
华东理工大学深刻认识到,将科研管理部门的职能从单一的管理和服务型向组织、策划、协调、管理、服务等方向转变,凝练学科方向,汇聚科研力量,搭建创新平台,增强发展学科前沿和支撑国家战略、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是高校科研管理模式转变的重要趋势。为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学校成立了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这是学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他多所兄弟高校的实践也证明,这是一条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途径。
原文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2015-01-21 |作者:钱旭红
继去年获得4个市级一等奖后,今年又摘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华理科研缘何屡获嘉奖
时报记者 桑翔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本月9日在京召开,华东理工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分获自然科学、技术发明两个二等奖,这已不是该校第一次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中夺奖。在去年举行的上海科技奖励大会上,华东理工大学一举摘得自然科学、技术发明4个一等奖;2011年该校摘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技术发明奖……
一系列的科研荣誉背后,凝聚的正是华理人在浮躁利益前的宁静,踏实严谨的科研和对社会需求研究的关注。
紧盯社会前沿 科研项目“落地”了
“在我国,每年骨缺损患者超过500万人,临床中对修复、替换人体硬组织的材料需求巨大。”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刘昌胜教授团队介绍,他们的“人工骨”项目正是瞄准这一难题,改变长期以来自体取骨移植模式,免去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从1998年5月研制成功的第一项产品至今,已累计在全国500多家医院使用了24 万例。
无独有偶,华东理工大学近年来获奖的项目,聚焦的都是社会前沿和市场需求。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汪华林教授团队的“重大化工装置中细颗粒污染物过程减排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紧盯PM2.5和能源环保问题,已入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节能节水技术应用指南”,应用到国内外44个工程项目中。辛忠教授课题组的“小分子的聚丙烯微纳结构调控技术与应用”,瞄准了当下人们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
保证科研项目“落地”,这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所倡导的。在他看来,“大学应该反对学科的‘纯洁化’,强制学科‘交叉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解决实际问题角度出发,来组织整合科研力量,优化学科布局”。
创造良好“外因” 保教师安心科研
2012年底,华东理工大学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科研组织管理服务机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基础科学讲究发现和创新,技术研究注重发明和创造。”华东理工科研院常务副院长牟伯中说,科研院的成立打破学科的界限,借助不同学科背景、学科方向教师的参与,有助于在学科交叉地方擦出“新的火花”。
现在的华东理工已逐渐形成两个大的学科群,以能源化工、资源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药物化工等建立起来的“大化工”;以环境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制药工程、材料工程等组建的“大工程”。在这些交叉学科中,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和研究成果。
除了调整科研管理架构外,华东理工还在科研产业化、技术转移、科技奖励、创新成果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机制。
“从2009年开始,学校提出科研目标化管理,实行‘按学科分类指导’。”牟伯中解释,所谓按学科分类指导,就是将工学、理学、人文、艺术等学科放在全国范围内,找准参照系,制定出考核系数,促进学科均衡发展。
在华东理工,“青椒”们也有很多科研项目和机会。各院系还出台了一些奖励举措,如化工学院有针对35岁以下科研人员的“化工之星”评选;有些学院推出的“青年特聘教授”可以让获奖者在待遇、职级等提升2级……
36岁的赵世成现在是化工学院“小分子研究”的“化工之星”,从硕士到博士一路读来,他本有许多机会进入中石化等单位工作,但最终选择了留校当教师。他说:“我喜欢华理踏实的科研氛围,在这里我可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十年磨一剑” 科研成果来自坚守
科学研究,是个严谨枯燥的过程。能否耐得住寂寞,成了大学教师们的一个大考验。
“在工程领域,一项研究花5~10年是常事,不少项目出成果的时间可能更长”,牟伯中说,这几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的研究,无不是教授们数年如一日坚持的成果。
深造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辛忠教授,1999年一回国就介入“小分子”研究,至今已15年。期间,硕士、博士毕业了一拨又一拨,但项目组对科研的严谨和高要求始终未变。
辛忠曾带过一名研究生,她在做“透明剂”研究时,坚持了一年半还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一度有点焦虑。辛忠就劝她,“做不出每天也要来,哪怕把地扫一遍、桌子擦干净”。最后,女孩还是坚持了下来,在毕业前顺利地得到了研究结果。
“科研就是这样,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但坚持本身就是锻炼。”辛忠说,他经常会用这个女生的事例,来鼓励团队中遇到挫折的成员。
正是有了前10年的扎实积累,这几年“小分子”项目研究的成果不断冒出来,许多子项目先后获得上海科技三等奖、一等奖,并被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不忘反哺教育 本科生受益科研
“教学、科研是大学的两条主线,科研成果必须及时反哺教学。”钱旭红说,在华东理工大学,教学、科研的关系是紧密的。
据辛忠介绍,他除了带博士、硕士研究生外,每周还要给本科生上课。他会把科研中的最新成果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了解化工学科最前沿的资讯。
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辛忠主编的《材料添加剂化学》一书中,就有成核改性剂、透明剂、抗氧剂等三大章内容来自他的“小分子”项目中最新研究成果。
牟伯中解释:“学校有规定,所有教授都必须给本科生上课,鼓励他们将最新科研信息分享给学生;同时,所有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都向本科生开放。”
从大二起,华东理工的学生就有机会进入实验室,参与“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每年,参加‘科创’的教授会在网上‘放’出项目,学生可以三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报名导师和项目。再自己商量实验方案,在教授指导下,分成几个部分,独立完成实验。”牟伯中介绍。
“本科就进入实验室,较早接触科学训练,了解科研怎么做、做什么,有助于自己较早明确研究方向。”从本科、硕士、博士一路读到材料化工博士后的石尧麒如是说。
原文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2015-01-21 |作者: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