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三进”工作 育时代新人】办好铸魂育人“关键课程”,华理这样做!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办好这一关键课程作出了具体部署和指导。
近年来,围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我校狠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学生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实做细、全面出击,坚持强化对学生价值评判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坚持走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道路,坚持以问题导入式研究型专题化教学来深化教学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思政课建设,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强化培养学生价值评判能力思维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围绕这一根本问题,我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实践过程中,结合本校的办学实际和办学定位,强化对学生价值评判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而顺应了信息化时代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为提升学生的价值评判能力和思维能力,学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从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难点、思想疑点和社会热点出发,将其有效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内容来展开教学,坚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通过理论的深刻性保障立场的坚定性,从而将思政课教学有效性落到了实处。
2017年5月4日,在五四青年节当天,校党委书记杜慧芳通过一堂内容丰富而又生动的形势与政策课,与800余名学生畅谈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勉励学子“个人的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才有意义,才能实现”。
2018年6月15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曲景平带头为“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授课,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作了解读,同时立足学校发展历史和校情,号召全校师生牢记使命、立德树人,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进。
知行践悟中,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评判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深化了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的高度认同,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自觉将个人的人生发展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三位一体”建设教师队伍抓住办好思政课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严格教师管理,确保教师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是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
为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理论魅力,我校探索出了一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新道路。
为了推动将党支部建在“课”上,2017年6月9日,杜慧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党委办公室党支部与资环学院14、15级本科生党支部联合开展的组织生活会,全程聆听学生入党“公开答辩”并与学生们畅谈参会感想。2018年12月14日,杜慧芳又参加党委办公室党支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联建活动,向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宣讲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既发挥了党员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又提升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精品课程建设强调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以科研引领教学、以教学提升科研,坚持“学科前沿”和“教学方法”研究并重。创新团队建设则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思想理论建设为基础、师德风范建设为载体,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中心、以党员形象建设为保证,坚持以高起点拓展改革与创新成果、高质量落实新课程教学方案、高水平实施精品化发展战略、高层次推进教学与科研互动、高标准加强复合型队伍建设为发展目标,坚持以统筹团队建设目标与个人规划、统筹配套工程与常规教学、统筹教学研究与学科发展、统筹质量提升与工作拓展、统筹阶段任务与长期建设为措施。
经过努力,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由党员教师向广大师生的传播更加及时顺畅。
在党组织建设方面,“概论”党支部先后两次荣获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获得全国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样板支部等称号。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本科生4门必修课全部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形势与政策课成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创新团队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获得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建设项目以及我校名师培育团队等各级各类项目的支持,在长三角、上海市等教学比赛中多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项。人才队伍量质齐升,学校受聘为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指导会“原理”课分指委专家1人、首届上海市思政课教指委分教指委3人,获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提名奖1人,上海市教学名师1人,上海市模范教师1人,上海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宝钢奖优秀教师2人,上海市“阳光学者”9人,上海市“登峰计划”1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3人。近三年来,学院获新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包括青年项目)8项,教育部、上海市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
问题导入式研究型专题化深化教学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我校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了“问题导入式专题化研究型教学”新模式,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在紧密联系和钻研教材基础上,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精心设计教学专题和实践专题,积极开展问题导入式、研究型教学。
通过“问题导入式教学”,将学生的“问题”导入到对问题背后的“理论”思考,做到浅入深出,聚焦对学生的价值评判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培养。
通过“专题化教学”,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与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理论难点、社会热点、思想疑点结合起来,寻求问题之间的交集,发挥专题化教学的灵活性、深刻性特点,很好地避免了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通过“研究型教学”,引导思政课教师向“专题化”“研究型”方向发展,促使“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发挥每位教师的研究专长,并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加强专题培训,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加强和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水平,实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自2016年以来,华理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先后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次和二、三等奖多次,201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高校思政课改革,让学生更专心”的内容,介绍了我校思政课改革的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我校在努力办好思政课的同时,十分注重“课联网”系统建设,强调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补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
2018年,学校正式发文,在校内全面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切实发挥好专业教师、专业课堂和专业教育的育人功能,从专业课程的既有教学内容中挖掘其育人的价值功能,在各类课程中注重价值引领、能力达成和知识传授与探究三者的有机结合,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学校各专业教学从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元素,明确课程育人目标,完善教学大纲,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开始全面建设专业课育人体系。
作为以过程学科群为特色和优势的华理,近年来,还聚焦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关键环节,深入开展了绿色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以培养具有工程系统思维、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文化、社会责任感的绿色工程人才为目标,探索将“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工程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其相关项目于2018年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随着2019年的到来,学校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程”全面发力,华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系统的各项工作日益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办好思政课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我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走好建设铸魂育人“关键课程”的改革创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