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郑时龄:开放文化孕育科创活力
■文字整理/徐蒙 郭艺珺
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彼此支撑,相互策应,譬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并举则兴,偏废则废。科技为人类社会不断探索未知,人文为科技提供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科技创新是手段路径,人文精神是目标愿景。
日前,由上海张江发展战略研究院、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商会主办的莘庄工业区第二届工业文化周暨园区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在上海图书馆举行。论坛主题为“科创与人文——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人文价值期待”,探讨科技创新和人文价值之间联系,意义重大,却容易被忽视。论坛上,该主题引起与会专家学者,以及众多企业家的热烈讨论,围绕如何为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人文价值支撑、如何打造一流的人文环境等议题,不论中科院院士,还是中文系教授,又或是海内外企业家,与会嘉宾纷纷建言献策,激荡思维火花。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郑时龄
开放文化孕育科创活力
上海要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对科技创新的追求固然重要,而开放包容的文化是催生创新的土壤。在这样的土壤之上,创新要素激活汇集融合,城市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参与者,各类人才得以自由生长。
目前,上海正在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对未来城市发展提出愿景。它将包含很多概念:是可持续、立体高密度的;是睿智的,也是开放包容的;最终是和谐、大众宜居的。因此,城市环境、文化、人的素质都非常重要,这也是科创的最佳土壤。
首先,包容开放的城市文化,不仅是对优秀顶尖人才的敞开大门,也是对所有各类人才的“不排斥”,任其在这片土壤上自由生长。也许自身条件本不太好的“苗苗”,反而会更具生长动力,激发更多创新活力。包容的人文环境,还需要制度上的创新,对科创企业进行“雪中送炭”式的浇灌。
其次,在大力建设科创环境的同时,要重视起校园这片最具潜力的苗圃,发现扶持一切科创基因。目前的中学校园里,“科学家”、“工程师”等职业已经落在学生志向选择的末端。城市的科技创新,需要从“娃娃”培养起的人文精神。应鼓励学生对科创的探索精神,在安全的前提下给予他们充足的空间。
根据最新报告,上海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位列全国各省市前列。目前,上海学生在国际各类科技竞赛中也处于领跑位置。但这些还不够,创新不仅深深植根于科学与技术,而且也深深根植于心理与文化。创新文化的特质是崇尚冒险、宽容失败、激励草根、包容异端。如果能实现这样文化,将会培养、引进、留下更多的各类人才,而不仅仅只是高端人才。”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5-09/24/content_133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