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杨成:中德俄创新合作三角及其前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政以来,中国外交在沿用改革开放前30年成功经验的同时也根据国际大环境和地区小环境作出了新的部署,更为进取、积极、理性是其基本特征。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近的欧洲之旅,尤其是分别推进与德国及俄罗斯的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则再一次阐释了“习式外交”的新风格、新思维和新气象,也势将催生欧亚大陆新的合作契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圆满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俄罗斯各界人士积极评价此次访问,认为此访有力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创新升级,进一步深化两国传统友谊和双边关系。
中德俄三组双边关系的趋同对于当下的全球权力转移,特别是欧亚地区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重组而言,德国和俄罗斯都是不容忽视的核心大国,其内政和外交的些许调整都有着强烈的外溢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德国、俄罗斯和中国三方的积极互动逐渐使得始于西欧、绵延于传统意义上的欧亚地区、终于东亚的大欧亚地区更为紧密的经济合作进程第一次有了实现的可能。
更有意思的是,中德、中俄、德俄三组双边关系的结构与内容至少在形式上的趋同性特征正变得日益明显。
第一,中俄德彼此之间的双边关系都具有高度的战略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重要伙伴,同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自苏联解体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两国关系,完成了从正常化到建设性伙伴、战略协作伙伴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层级递进。两国元首今年已会晤4次,中俄历任总理共举行了19次定期会晤,两国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更是深刻诠释了这组双边关系的战略维度。
俄德关系升级为互为战略伙伴在普京执政伊始得以完成,迄今10余年的发展也表明了它在经济合作、欧洲安全等诸多问题上的独立价值。其中,能源作为战略性资源已为俄德间的相互依赖提供了扎实基础。
而中德在后冷战时期的合作历程尽管相对于前两组双边关系有更多的波折,但近年来也已进入了加速发展、持续向好的新阶段,今年初在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更是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中国与西方主要大国关系中相对最为成熟。
第二,这几组国家间关系的制度化程度都很高,且制度积累对双边合作的促进与抬升作用较为明显。互为最重要全面战略伙伴的中俄关系的机制化早已是一种常态,1996年底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访俄启动了该进程,李克强总理此次俄罗斯之行就是在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框架下展开的。德国一向是俄罗斯在大欧亚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两国政府间一年一度的磋商始于1998年,主要目的是协商具体经济合作事宜,对两国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中德始于2010年的政府间定期磋商机制也是中国与西方大国迄今建立的唯一一个类似于中俄的政府间合作框架,其战略意义不言自明。
第三,三组双边合作的核心命题都包含了现代化合作伙伴、创新合作伙伴等关键内容,都重视对彼此合作的中长期规划。梅普组合执政时期,俄罗斯对西方关系的重要部署体现为对美关系“重启”和对欧构建现代化合作伙伴关系,而素来与俄罗斯有着特殊关系的德国作为举世闻名的制造与创造大国显然是俄在这一领域合作的最重要伙伴。中俄关系近年来的内向化发展态势明显,外部战略压力的驱动效应渐次削弱,两国更为重视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互鉴、央地发展战略的协调对接,并于2011年在普京访华期间签署了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外界普遍认为这类似于中欧现代化伙伴关系的一种特殊安排。而中德两国都面临着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的发展契机,都需要探索新时期的新发展模式,就此双方找到了共同的着力点,新的合作行动纲领也将这种长期合作诉求巩固下来。
第四,三组双边合作都有很强的地方性,各自地区间的合作已经成为国家间关系的新增长点。中俄2009年签署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与东西伯利亚地区间合作规划纲要,2012年以来又将长江中上游六省市与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纳入了战略议程。俄德的政府间年度磋商也经常在地方城市举行,其核心诉求正是要推动地方主体间的紧密联系。中德之间的经贸合作也呈现出典型的地对地模式,以地区为单位与德国的联邦州开展经贸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创新”对中德俄三边关系的价值毫无疑问,“创新”合作是此次李克强总理欧洲之旅的头号关键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述中俄德之间合作的趋同性都充分证明了“创新”之于新型大国关系生成的首要价值。中德此次签署了包含100余条内容的长篇纲领性合作文件,李克强总理也将出席莫斯科举行的“开放式创新论坛”作为重要日程,这都折射出基于创新政策互鉴互学、产业行业合理对接、合作模式推陈出新的三位一体的新思维的“创新合作”已经被纳入到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菜单之中。
更关键的背景是,党的十八大已经提出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而俄罗斯也将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德国更是直接提出了工业4.0的宏大构想。三方两两之间的创新合作对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中国而言,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关乎“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复兴大计,推进与德俄两国的“创新合作”将有可能产生国内与国际议程的联动效应,即催生类似于加入WTO的倒逼机制,实现中国发展模式的变迁。作为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未来发展模式不太可能完全转向美国及西方多数发达国家更重虚体经济的方略,德国在此意义上更为稳健的发展智慧型工业产品之路或许更具有参照价值。而俄罗斯之于中国走创新大国和民族复兴之路的首要价值就在于俄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工作方面的强大原创能力。
对于德国而言,中德一旦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就可以通过这样的特定领域结盟关系的制度安排打造两个制造大国在全球市场上的合理分工,既可以防止中国快速崛起可能对德国产业的直接冲击过于剧烈,又可以通过强强联合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中德此次将知识产权保护列入核心合作议程,将有可能进一步缓和德国的战略疑虑,也为两国创新合作的实至名归奠定了基础。而德俄在创新领域的合作则有望为德国带来丰厚的市场回报和政治红利,进而有可能改变冷战以来欧洲安全架构中美国主导的传统格局,重塑一个以本土大陆性权力为核心的新秩序。
对于俄罗斯而言,俄罗斯在高新技术的某些领域仍然拥有世界领先的地位,但俄罗斯即便没有乌克兰危机也将面临资金短缺和产业化能力较差的长期发展瓶颈,中俄、德俄的创新合作在此意义上更多是一种互通有无、互补共赢的类别。
跨欧亚海陆一体化合作新版图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总理此次的欧洲之行还有一个突破性安排,即首次在访问日程上将德国、意大利这样的西欧国家和俄罗斯统合起来。而习近平主席履新后首访莫斯科的“配套”行程是非洲三国,今年初习主席也只到访了欧洲四国。对比之下,本次礼宾上的巧合似乎折射出中国外交对大欧亚地区的一种整体性战略考虑。
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双方更是两度提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中国外交的核心倡议,而且德方不限于原则上的欢迎支持,更为关键的是提出了实现商品无障碍运输的欧亚陆路贸易走廊的具体设想。结合到中俄两国元首在索契冬奥会期间达成的“一路一带”与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对接的战略共识以及亚信峰会期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联合声明中的相关内容来观察,可以发现中俄德双边三方之间的互动正在为跨欧亚海陆一体化合作版图的重组提供至关重要的契机。
换言之,在筹划得当的情况下,一个新的连接欧洲、原苏联地区以及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全面网络有望生成,欧亚大陆原本清晰的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地理界线可能将随着它的依次构建而变得日益模糊。
无论如何,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问德国和俄罗斯深刻表达了新合作观、新安全观、新义利观和新道德观支配下的习式外交理念,展现了构建跨欧亚海陆一体化的宏大视野,重塑了以“创新合作”为核心杠杆的大国关系新思维,点明了越来越有大国风范的中国外交未来的优先方向,势必将赋予这两组双边关系全新的动力。可以说,中俄德在大欧亚地区的创新合作三角已经初显轮廓,大欧亚的大时代正在徐徐向我们走来。下一步的关键是想方设法推动这一组三边关系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力争在以夯实基础、落实协议、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新阶段中既做到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又做到实质上的扎扎实实。(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阅读原文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编辑| 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