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案12月8日二审开庭 一审判处林森浩死刑

01.12.2014  14:23

图片说明:复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一审庭审现场。

  东方网12月1日消息:12月8日,复旦投毒案将公开开庭二审。记者12月1日从林森浩代理律师唐志坚处获悉,“这是法院的口头通知,书面通知估计下午会发出,预计庭审一天。

  可以预见这将是一场争锋相对的庭审。林森浩的上诉状极为简单不超过350个字。“上诉人没有杀害被害人黄洋的故意,被害人黄洋所饮入的二甲基硝胺的剂量能否直接导致被害人死亡的事实不清,认定上诉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事实认定错误,请二审法院予以改判。

   事件回顾:

  2013年4月1日早晨8点多,复旦医学院耳鼻喉科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从421寝室靠窗的床上爬起来。和往常一样,他走近数步之遥的饮水机,黄色的马克杯拿在手里。接了水后,黄洋搅动了被子里的铁勺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此时,他的室友之一、复旦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正躺在床上,侧耳细听黄洋发出的声响。前一天,他从实验室取出剧毒物二甲基亚硝胺并投入寝室的饮水机内。他说,这是“愚人节的玩笑”。

  二甲基亚硝胺的刺激性味道让黄洋第一口水就喷了出来,随后怒气冲冲的将水桶拎到寝室外的公用洗手间冲洗。林森浩下床准备离开,恰逢洗桶的黄洋返回。心里有鬼不敢与黄洋对话的林森浩假装接电话离开了寝室。

  此时,黄洋以为有人给他开了一个愚人节的玩笑,随后去了图书馆自修。

  但这一口水,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之前,黄洋意气风华,读博在即;林森浩如愿以偿,已签约家乡的三甲医院。之后,一个辞别人世;一个枷锁加身。

  4月1日上午,黄洋数次呕吐,无奈之下联系了同学吴鑫铭陪他去医院打点滴。

  4月2日,黄洋师兄孙希才得知黄洋生病前去探望并再次送黄洋就医。并未好转的黄洋到中山医院进行超声波检查,检查者正是林森浩,“我告诉他们胃没问题,肝也没问题,然后觉得自己说多了心虚,就没再说什么。

  当日23时许,鉴于黄洋血小板极低,情况紧急,同是学医的孙希才觉得情况不太乐观,怕有意外,电话通知了黄洋父亲黄国强,让其家人尽快到上海。

  4月3日,年过五旬的黄国强赶到上海,瘦小而精干。此后,这个瘦小的男人经历了人生最为悲痛的14天。守在独子病床前,看着他一天天消瘦、意识一阵阵模糊、生命一点点逝去,而他却无能为力。那天,黄洋被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开出了病危通知书。

  4月3日,黄洋意识清楚,但高烧不退,血小板从4月1日的336降至4。

  4月6日,“神智稍淡漠,呼之可应”。

  4月7日,“神智淡漠,间断呻吟、躁狂”。

  4月9日,“昏迷中,呼之不应”。

  期间,中山医院医生会诊,尿液血液水样送检、黄洋亲友守在床前,但黄洋并无好转迹象,肝急性损伤的原因亦不明。在黄国强和黄洋的几个朋友的回忆中,林森浩当时并无异常,“冷静的可怕”。

  不过,林森浩说,那几天他很害怕,不停的进行思想斗争,最终懦弱让他三缄其口。他总是幻想着黄洋的病情只是一个过程,熬过去了就能慢慢恢复。

  转机出现在4月8日晚间,与黄洋、林森浩同住421寝室的葛俊奇,在数次看望黄洋后,猛然想到了林森浩实验用的剧毒物二甲基亚硝胺。葛俊奇并没有直接将林森浩的名字或剧毒物名字告诉校方或者医生,而是选择了将这一猜测告诉一直在照顾黄洋的师兄孙希才。孙希才在检方的笔录中回忆,“他(葛)说知道有同学在用二甲基亚硝胺这种有毒化学试剂做实验,但没提哪个同学。

  此时,二甲基亚硝胺这个陌生的剧毒物才进入黄洋的针对治疗中。为了提供比对,黄洋的朋友另买了瓶二甲基亚硝胺。试验结果很快确定,黄洋尿液、水样中均含二甲基亚硝胺。

  事实上,早在4月2日,黄洋入院后其本人及医生均怀疑喝的水中有毒,于是4月3日,孙希才等人从寝室的饮水机中抽样送检。但遗憾的是,4月4日,水桶被送回,并未检测出问题。

  二甲基亚硝胺的确定,让事件升级为案件。4月10日,警方介入调查。

  4月11日,警方两次找到林森浩谈话。然而,林森浩似乎应对冷静,并没向公安机关透露投毒一事。随后,警方在林森浩的笔记本电脑内找到了3月、4月20余次搜索浏览与N-二甲基亚硝胺相关网页,而林森浩的相关毕业论文早已于3月中旬完成。

  4月12日零时10分许,警方正式传唤林森浩。这次的讯问笔录长达10页,林森浩首次承认投毒事实。

  剧毒物的锁定并没能挽回黄洋年轻的生命。

  4月16日,黄洋永远离开了深爱他的父母和亲友。

  4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林森浩依法批准逮捕。

  此后的7个多月时间里,林黄双方父母都奔走于各自儿子的法律或善后事宜;林森浩因涉嫌故意杀人一直被关押在看守所内。

  2013年11月27日,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检方指控林森浩涉嫌故意杀人罪。检方认为,林森浩投毒源于和黄洋两人性格不合;加上3月初黄洋考博初试大捷,而林森浩此前申博遭同科导师婉拒,后因家庭等原因放弃考博,心中难受。各种嫉妒,集聚在一起,引发了投毒这一极端行为。林森浩则当庭否认了这一说法,认为事出巧合,是愚人节的玩笑。林森浩的辩护人则以林森浩主观上没有直接杀害黄洋的故意,属于法律上的间接故意,建议从轻处罚。

  庭审历时7小时,法院进行了全程直播,全国50余家媒体参加旁听。庭审中,相较于黄洋双亲的痛哭无助和林父的寂静克制,林森浩的面无表情更让人印象深刻。林森浩三进三出法庭,甚至很少望向旁听席,虽然旁听席上有他近一年未见的亲人。

  林森浩为何如此冷酷?记者独家获得的一封林森浩亲笔信曾讲述了一审开庭时他的心态:“我想向你们(黄洋父母)表明我认罪悔罪的态度,我又想呈现一副坚强的姿态来面对父母,也因为庭审直播,思前想后,我决定在一审合议庭上尽量少说话,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认定,林森浩因琐事而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林森浩到案后虽能如实供述罪行,尚不足以从轻处罚。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决一出,黄洋老家放鞭炮表达心情;林父则痛苦失声,立即着手寻找律师准备上诉。

  2014年2月25日,林森浩的二审代理律师唐志坚正式受林森浩委托向法院提起上诉。

  围绕案件的争论声从未断绝。

  从法律角度,就死刑判决,法学界有不同声音,有的认为罪行相当;有人提出“杀人偿命并非法治理念”等等。

  从人情角度,有复旦177名学子联名上书高院,为林森浩求情免死;贵州退休老教师不远万里飞沪为林森浩求情;也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黄洋父母捐款表达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