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文物组合”讲早期中国故事 西汉“金缕玉衣”首来沪

26.01.2017  06:43

  原标题:上博“文物组合”讲早期中国故事西汉“金缕玉衣”首度来沪

图片说明:徐州博物馆藏“金缕玉衣”来沪展出。蒋迪雯摄

  东方网1月26日消息:中华文明自史前至秦汉这一阶段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文明进程与走向,孕育并塑造了承续至今的中国传统文脉。《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日前在上海博物馆二楼第二展厅开展。展出的224件(组)上博珍藏的甲骨、青铜器、玉石器、陶器等各类代表性文物,探求中华文明的源流与发展及其对后世的重大影响,徐州博物馆藏西汉“金缕玉衣”也首度在沪展出。

  走进展厅,耳边响起清脆古雅的编钟声,《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从文字、统治、生活、信仰和葬仪这五个角度切入,为观众细细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如“文字”板块从史前刻符,商周甲骨、金文,战国竹简、玉版,直到秦汉篆隶文字,讲述了完整的古汉字发展脉络。“生活”板块从陶屋到灯、镇、熏炉等室内用具,从漆木、陶瓷到青铜器皿,从车马到狩猎,从度量衡器到货币,从乐器到画像纹中的宴乐图,多角度地展示了古人丰富的生活形态和审美趣味。为了更好地“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本次展览是上博在文化主题展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打破了以往展览模式中既定的文物门类,以历史信息为线索,力求揭示出展品与展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文物组合”所构成的“故事链”,实现对文物历史与艺术价值的深度挖掘。

  在文化主题展的新框架下,众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得以在本次展览中亮相。如新莽诏版,其铭文婉转流畅而又严谨规整,是秦汉篆书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鎏金鹿镇(四件)的鹿身为青铜鎏金,鹿背镶嵌以虎斑贝,作为博戏投枰铺席的四角之压,可谓工艺与功用的完美结合。在展览的最后部分,观众可以见到本次特展唯一的外借展品——徐州博物馆藏西汉金缕玉衣,这是已知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制作工艺最精的汉代玉衣。一个月后,银缕玉衣还将接替参展,观众将有幸先后目睹两件葬玉精品的风采。展览持续至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