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在沪成立专门机构[图]
城市发展中近现代建筑抢救保护优秀案例展示 |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成立大会今天上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该委员会将致力于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技术、工艺、材料的研究和推广,并开展相关的传播、教育与交流活动,从而为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利用事业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昨天适逢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趁今天近现代建保委挂牌之际,“城市发展中近现代建筑抢救保护技术研讨会”同期举行。与会专家提出,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近现代建筑遗产没有得到妥善保护,人为破坏、拆除现象极为严重。与古建筑相比,近现代建筑一方面由于历史年代短暂,在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古建筑那样应有的重视,尽管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受保护的近现代建筑数量越来越多,但由于实践时间过短、经验积累太少、缺乏必要的理论与规章指导实践等问题,致使保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很多从业人员大量缺乏近现代建筑保护方面的扎实专业知识,需要适合的平台与机会进行深入的学习、交流,综合国内外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探索出适合我国近现代建筑保护的模式与方式。
在研讨会期间,主办方推出的包括病害抢救、构件保护、数据测量、建筑平移、抢险加固、灾后抢修和无损检测等7个有关近现代建筑保护技术的图片展颇为引人注目,其中的有些技术项目极具典范意义。例如,在上海西郊宾馆紫竹楼的保护中,专家们发现,其地形和营造特点,一是模仿流水别墅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地貌,二是实为二层的建筑,但从地面看只有一层,因此,用传统手段难以获取准确的数据。结果,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每间房间内部进行全景扫描,再加上建筑外侧设立的数十个扫描站点,准确对其进行了现状勘察与测量,在扫描仪拼接点云的成果上绘制出了建筑平立剖面图纸。
另据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介绍,将三维激光扫描、摄影测量、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无人机摄影等先进技术普遍应用到建筑工程保护与修复项目中,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该中心承担并顺利完成了都江堰青城山天师洞震后抢修设计工作,成为灾后第一个完成的文物修复工程。前不久,上海青浦练塘古镇部分历史建筑,作为危房改造项目被拆除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尽管青浦方面接到反映后及时叫停了该项目,然而古建筑的毁坏还是让不少当地居民心生遗憾。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科研人员提出,借助照片建模技术或可使被拆建筑成功复原,这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新民晚报》 2016.06.12 第A3版 上海新闻
原文: 近现代建筑破坏严重亟需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