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海底观测网要学会“网”住人

11.06.2016  00:50

          ■本报记者 樊丽萍
          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极有希望迎来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海底长期观测网即将正式立项。伴随这只“靴子”落地,不少业界专家认为,海底长期观测网日后能够尽情释放科研功效,须满足一个前提:集全国之力,建立一支高水平、国际化、覆盖多学科的研究团队。
          往常一说到国际合作和人才引进,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往往是首选。而在同济大学采访时,不少学者吐露心声:海洋无国界,海洋科学的研究也需要整合一支“多国部队”,来自周边邻国和新兴国家的科研力量同样不容忽视。

中国的海洋研究,要学着打好“国际牌

          同济大学海洋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上月又乘着科考船到南海“”了一回:通过投放锚系潜标,观测南海海平面下3000米的水体和海底沉积物变化。这个实验已持续了四五年,进展顺利,且收获颇丰。比如,该团队首次在南海水下几千米的地方发现了中尺度涡。中尺度涡是海洋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好比水体中刮起“龙卷风”,过去学界一度认为它只存在于海洋表层,在南海深处发现,还是头一回。
          无论是从事前沿科研课题还是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在同济大学海洋学院,有多个课题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产出的很多具有较高含金量的成果,都得益于国际合作。这里的学者们除了和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科研机构的学者保持密切联系合作,一些持续推进中的深海研究项目,近年来还邀请了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等周边国家同行参与。
          “南海是中国的主要深海,是海洋科学多种学科的天然实验室,它不仅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全球海洋学界关注的热点海区。”谈及正在进行顶层框架设计的海底长期观测网,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汪品先说,要把这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用足、用好,在管理上首先要做到开放。“这张网不仅向国内学界开放,向海洋各学科的研究人员开放,还要积极向国际学界开放,开启高质量的国际合作。
          细究一些在国际科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项目,包括大洋钻探、极地科考等重大科研计划,其身后都有一支多国科学家队伍。
          以去年12月出征的“决心”号大洋科学钻探船为例,这艘赴亚特兰蒂斯浅滩打孔钻探的科考船上,搭载的科学家约30位,来自美中英等12个国家。

重复投入和低水平建设,不利“弯道超车

          “中国的海洋研究,在经历了冗长的低温期之后,随着‘建设海洋强国’口号的提出,出现了令人兴奋的新局面:不仅国家层面非常重视,沿海各地也纷纷应声而动,现在要注意的是如何在热情的同时保持冷静的头脑。”汪品先直言,在经过多年的追赶后,我国的海洋研究有机会在一些领域和发达国家形成并跑甚至参与领跑的势头,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沉得住气,“当务之急是要整合多方资源、调集全国相关单位和机构的力量,在学科融合上下功夫,通盘协调,错位发展,破除条块分割和门户之见”。
          海底长期观测网的立项给业界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今后和这张“”相关的海底工程建设会持续走热。
          同济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周怀阳介绍,和海底观测相关的一些关键基础设施,从光纤复合缆、海底接驳盒、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到水下机器人,这些和海底观测密切相关的海洋工程技术,必须和海洋基础研究并行、共融,并以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为导向。毫无疑问,这依赖于不同学科的交叉、复合,除了海洋学研究的各个分支,电信、机械、环境、土建等多个学科专业都要投入专业力量。
          还有一位学者介绍,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相逆,当前有一种现象是需要警惕的,那就是过度的“海洋热”可能带来的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据我所知,目前全国高校新建的海洋学院和正在造的远洋科考船的数目,都已经是两位数。”这位学者不禁反问:“如果相互之间不能明确地分工发展,若干年后会出现什么局面?
          海洋与陆地相对,在专业人才培养上,除了海洋学专业,更多的前沿研究依赖于现有多学科的交融,而不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版面链接: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6/10/content_43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