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为鳞次栉比的城市造“新肺”

26.05.2016  11:01
  

 

在首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中,同济大学研究生梁芊荟(右)在展示她的作品《应对雾霾的核心筒原型——城市空气基础设施设计》。

  ■本报记者 张鹏
  雾霾很大程度上是静风环境造成的,而城市中很多边界能源的导风能力被忽视:比如地铁和电梯的活塞效应,中庭和烟井的拔风效应带来的被动通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一女生梁芊荟发现,城市高层建筑背后,不变的核心筒结构体系正可以与处理雾霾的空间、设备结合,发展成为全新的应对雾霾的核心筒原型。城市中未被充分利用的能耗还能来净化空气,释放到室外空间,让鳞次栉比的城市有了“新肺”。梁芊荟联合同学共同完成的《应对雾霾的核心筒原型———城市空气基础设施设计》,在首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中获环境设计类一等奖。
   用未利用的城市能耗治霾
  一个透明的小型四方体高高矗立在桌子上,梁芊荟告诉记者,这是模拟陆家嘴高层建筑核心筒的模型。在它的核心筒结构中,分布着离心、喷淋、环保膜、植被等诸多成熟节能的装置,来自于地铁、电梯、中庭、烟井的被动气流携带空气中的污染物,一层层穿过其间,空气可得以净化,从而帮助城市应对雾霾。
  为了完成设计理念,梁芊荟和小组同学一起查阅了诸多“前辈”对先锋建筑的想象,“那些建筑不再只是居住、功能的容器,而这些疯狂的设计却引导了现今的许多研究发展。我们也尝试着大胆提出将建筑看做热力学的机器:处理、净化空气的可能性。
  起初,梁芊荟和小组成员打算单独设计一个核心塔作为城市空气净化的标志建筑。但在陆家嘴地区实地考察时她发现,直接利用建筑本身的高层核心结构代替核心塔,可以让这一理念与建筑本身结合起来。
评审专家认为,梁芊荟的设计关注现实、选题新颖、富于创造性,并有实现技术层面的思考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同时,也展现出同学们对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学建筑是因为可以改变生活
  高中时,梁芊荟在一次偶然机会看到了一部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纪录片,深受感动。“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生活品质,好的建筑可以带给人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如果能够成为一个建筑设计师,看到设计出的手稿可以实实在在成为建筑物,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就读山东省实验学校的梁芊荟成绩优异,最终考取了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
  “真正接触建筑学专业后,才发现这个专业有其独特之处。”梁芊荟说,建筑是一个没有对错的学科,也不像理科那样存在着真理性的概念。建筑师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建筑要素,更多的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对各种要素的取舍。
  同济大学建筑学的专业课堂,被开放式讨论和课题研究的不断探索填满。梁芊荟举例说,建筑学每周要上两次设计课,每堂课持续一个上午。设计专业的3名教师带领全班24名学生一起,针对不同设计题目开展讨论。每次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带上自己的设计稿和建筑模型,每个小组同学逐一陈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推进情况,老师和其他同学给出修改意见。8周后,每个同学就要上交自己的设计作品。
梁芊荟说,每次讨论就会有“脑洞大开”的感觉,每个同学想要强化的“概念”不同,但又要满足最基本的规范和诸多规则,在互相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就能不断完善设计理念,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建筑设计应包含对生活的思考
  梁芊荟最为欣赏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在中国,他主持设计了北京的央视大楼和深圳证券交易大楼。但梁芊荟最喜欢的,是库哈斯设计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在这个图书馆的设计理念中,库哈斯界定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不再仅是关于书本的文化机构,而是所有新旧媒体共存、互动的场所。他尝试创造出一种新建筑概念:将真实世界空间的激动人心的特质与虚拟空间中的组织结构的清晰性结合起来。
  “库哈斯对建筑有变革性的设计,这个建筑从下至上的每一个层空间都体现了不同的功能划分,打破了原有图书馆一层一层的空间结构,有种漫步在其中的体验。”在梁芊荟看来,好的建筑师就应该像库哈斯一样,对现有的建筑提出批判性思考,并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对建筑进行变革。想成为这样的设计师,除了天赋外,更重要的是不断学习和经验的积累。由此平日里,梁芊荟会阅读各类书籍,有空就到上海各类美术馆、艺术馆去参观体验。
  “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中,梁芊荟看到了不少有创新创业梦想和激情的同龄人,虽然不少作品仍然停留在对未来设计的畅想阶段,但当大学生去发现、反思、批判身边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考,这本身就让人很兴奋。
  版面链接: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5/26/content_425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