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提前布局

07.04.2015  16:10

  ■本报记者 沈湫莎
  同济大学的结构振动台不久前加入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这是继上海光源、同济风洞、超算中心等之后又一个“身价”过亿元的平台会员。
  今年伊始,国务院发布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要求促进大型科研设备和仪器的共享,以盘活科技资源存量。上海在这方面已经走过了10年探索,对共享这件事,有着深刻理解。
  
   共享是内在需求
  隆隆声从同济大学的振动台试验室里传出,这个自上世纪70年代末就逐步建设和发展的试验室,已经成为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部分。迄今,这里做过了1100多项抗震防震抗灾试验,其中2/3来自社会需求。
  “这是国家投资建设振动台系统的初衷决定的,这种规模的试验室,不可能是一所大学的‘私人’试验室。”同济大学振动台试验室的卢文胜教授说。需要到这里做抗震试验的,都是结构特别复杂的重大工程建筑,即便在高楼林立的上海,上过这座振动台的也只有40幢高楼模型。
  对于一个需要自筹运营经费的试验室来说,“需求集中”意味着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共享资源。上海人很早就算清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这笔账,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副主任朱悦告诉记者,在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时,并没有遇到大的阻力,有些设备甚至“不请自来”。
  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我国迄今最大的科学装置、造价14亿元的上海光源,自建成至今,它平均每年执行课题申请就达1000多个,甚至有国外团队慕名而来,中国的科技资源共享范围已辐射至国际舞台。
  
   共享带热科技服务业
  共享带来的资源利用率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共享平台建立后,仅在削减同类仪器设备审批上,就节省4.45亿元,核减比例达31.16%。朱悦认为,此举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带动了科技服务产业。
  论硬件,振动台已年逾三十,运行指标不如新建的同类试验室,但前来做结构试验研究的单位和个人仍然络绎不绝,这是因为他们在试验准备、分析数据、提交报告周期上比同行快一倍,收费也更加合理。
  “金刚钻”是时间堆积出来的。卢文胜说,平台建设之初,从全国各地挖掘来的30名各路精英,与同济大学的研究力量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建设、管理和测试团队,他们在对外交流、技术引进、搭建模型、协调参数、整理数据、分析报告等环节各有所长,在多年实践中,他们还发展出了“两头”服务法:测试前了解市场需求,测试后“承包”产品改进,这些都是免费的。卢文胜自豪地说,至今这座老振动台仍保持着高密度的工作状态。
  “‘捂热’一支队伍,平均需要5年时间。”朱悦说。上海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搭建得早,许多仪器设备都拥有一支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操作团队,人们对技术人才的认可度也比较高。比如国家蛋白质中心还在建设中,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撒网”,物色来了一位顶尖仪器操盘手。
  
   共享要走向“更融合
  老试验室成了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新会员”,卢文胜坦言是来找发展“红利”的。目前,在上海178台50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中,已有135台对外开放,其中不乏能源、环境、通信等与土木工程前后相关联的平台。“加强与这些领域的仪器设备融合,寻找市场合作机会,说不定能找到新的增长点。
  从促进仪器设备本身的开放,到信息、技术等全方位的开放,是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实现它,则要进一步调动仪器设备提供者的开放积极性。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主任谭瑞琮透露,目前“一视同仁”的共享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积极性,因为在相同时间内,大型仪器要比小型仪器付出更多。为此,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正在研究向大型仪器设备倾斜的补贴政策,促使大象起舞更加好看。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5-04/05/content_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