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亮点]交大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成果展示(四)[图]

25.12.2014  10:43

[编者按] 上海交通大学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有扎实而深厚的基础。2013、2014两年,学校文明创建工作以“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为主线,重点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勇于突破,为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发展做出贡献,涌现出许多亮点和成绩。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特别开设5期“文明亮点”专栏,展现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亮点七 探索文博育人新途径

学校把博物馆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着力打造文博育人新格局,积淀交大历史、塑造大学精神、繁荣优秀文化,同时积极推动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工作。学校已拥有钱学森图书馆、董浩云航运博物馆、校史博物馆等文博场馆。2013年,学校启动建设李政道图书馆、文博综合大楼,博物馆群落效应初步形成。钱学森图书馆作为国家级人物纪念馆,已接待参观人次近70万。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了重要的育人功能。近两年,钱学森图书馆组织、参与多场展览,包括“走近中国载人航天神器”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巡展、“艺术与科学的天籁之音——蒋英与钱学森事迹展览”等,成为学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求真务实精神的重要阵地。李政道图书馆由国务院和教育部批准建立,其由数字资源中心和实体场馆两部分组成,将系统保存和研究李政道先生捐赠的珍贵资料,实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学馆、艺术馆“五馆合一”功能定位。李政道图书馆计划于2014年底落成开放,将成为宣传弘扬科学精神和崇高品德,展示学校人文素养的又一重要育人基地。  

2012年,在教育部指导下,拥有70所会员高校的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在上海成立,上海交大当选为会长单位,负责联盟日常运作、活动开展等工作。近两年来,学校以联盟为抓手,致力于统筹并整合全国高校的博物馆资源,不断推动高校博物馆育人事业发展。随着联盟影响力与覆盖面的逐步扩大,至今已新增吸纳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在内的十所高校加入,联盟成员达到80所高校。联盟着力打造全国高校博物馆的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各馆的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编辑出版《走进高校博物馆》、《探秘高校博物馆》等两本全彩画册,制作并开通了联盟门户网站,举办“最美高校博物馆”征文及摄影大赛、印制全国高校博物馆地图及护照,持续对外进行高校博物馆的宣传与报道。  

同时,联盟注重挖掘高校博物馆文化内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赴澳洲举办“探秘中国大学博物馆”专题展,指导北京、上海、黑龙江高校博物馆举办“高校文化专列”、“博苑撷英”等联展及巡展。2014年,上海交大承办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纪念馆、美术馆等育人载体,系统整合全国高校相关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与特色,征集到一批形式多样、载体多元、内容丰富的品牌活动,在全国范围进行集中展示与推广。  

亮点八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学校积极推进文化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成果。通过对原创校园文化的扶持建设,致力于培育“交大文化名片”。2013年,学校加强学生社团管理规范化,新成立社团112个,总数达301个;鼓励学生原创文化,原创话剧《钱学森》两度进京公演,得到了刘延东等中央领导的肯定,成为传递一代代交大人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文化名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推出嘉年华、社团缤纷小学期、青春影像节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弘扬体育精神,推动体教结合,成功组织学生参加“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国乒上海交大行等大型体育文化活动。  

两年来,学校加强与校外艺术团体的合作,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四十余场,涵盖了京剧、昆曲、评弹、越剧、沪剧、歌剧、木偶戏、话剧、音乐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学校还坚持与“国际艺术节校园行”联动,阿根廷探戈舞蹈团、加拿大红天舞蹈团等国际演出团体纷纷献演交大。学校坚持强化文化育人基地建设,凸显文化传承育人功能。学校作为“上海大学生交响乐艺术实践基地”,两年来共参加展演类活动13项,面向社会服务类活动4项,校际、国际交流类活动11项,接待海外来访的艺术团体数十次,为国家文化的传播和学校育人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国际化交流项目上,交响乐团赴欧洲4所著名大学交流演出。2013年,学校获评上海市大学生艺术教育实践基地五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