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系列讲座获得圆满成功
16.06.2016 20:57
本文来源: 上海大学
来源: news.shu.edu.cn
由上海市中国语言文学高原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系列讲座,于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在上海大学陆续进行。该讲座邀请了国内著名学者叶涛研究员、赵敏俐教授、詹福瑞教授、关爱和教授、李浩教授、郑杰文教授、刘毓庆教授担任主讲,本学科黄景春教授、饶龙隼教授、杨万里教授分别主持,邵炳军教授、杨绪容教授、杨秀礼博士出席,聆听讲座的在站博士后、在读博士生与硕士生累计达200多人次。本次系列讲座主办者积极布局,学科点广泛参与,主讲者多向解读,形式丰富多样,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叶涛研究员的“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研究——以牛郎织女传说为例”,首先从《诗经》《古诗十九首》《燕歌行》《鹊桥仙》等文学典籍中探寻牛郎织女传说的演变轨迹,并结合相关故事母题,介绍牛郎织女传说的流变概况;接着,考察牛郎织女传说的“在地化”过程,并以此为例,指出非遗申报中民间传说只有流传地而无发源地,同时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活态性等特点。该讲座涉及到民间文学、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深入浅出,精辟透彻,让在场同学感到犹如享用一次学术大餐,受益良多。 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的“读书士进与精思著文——论文人阶层的生成及其命运”,追溯了文人的起源与产生,到秦汉帝国的建立,重新规范了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最终形成了儒生与文吏的融合,由于文吏道德价值取向的致命缺陷,文吏治国转向儒生治国,儒生取代文吏成为社会政治的主体,从而形成了“内儒外法”政治文化模式。“文人”的出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汉代“文人”情怀在先秦诗学传统中已有所体现,开启了汉代诗歌发展的新方向;同时,汉代文人所奠定的中国诗歌的文化内容、抒情模式、文体形式也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 国家图书馆詹福瑞教授的“经典的命运”,首先从我国公民阅读现状引出了不同时期古今中外学者对“经典”含义和标准的认识,指出虽然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读者在编选的原则上存在区别和变化,但对经典的认识从未改变,经典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这种稳定性在古代文学上表现的更为突出;然后分析了时下“经典”所面临的来自大众文化的各种挑战,并就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众阅读会降低人的想象力、理解力、判断力,以此来警戒在座师生注意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希望大家回归经典的阅读;最后,从探索性、陌生性、创造性、耐读性、深刻性、批判性等方面向我们阐释了自己对经典的认识,指出经典是传统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它在当代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典范典制的作用。 河南大学关爱和教授的“中国学术与文学的‘世纪之变’——以严复、梁启超、王国维为中心”,从中日甲午战争谈起,讲述了有识之士对救国道路的艰难探索——从“器物革命”到“政治革命”再到“伦理革命”,中国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政治需求和西学东渐的推动下,肩负起了再造中国、再造文明的历史重任,由此引入中国学术与文学“世纪之变”的开拓者——严复、梁启超、王国维,尽管他们的学术道路并不相同,但均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出发点,接受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并以中国为本位,对照西方与日本政治社会变革,逐渐意识到了“学术变革是一切变革的基础”。同时,就三人各自对文学的认知与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 西北大学李浩教授的“都市山林:唐代长安的园林”,系统介绍了古今学者对于唐代园林研究的成果、个人的研究及思考,提出园林诗、园林散文、园林文学的概念,不仅指出了园林史料辑录对园史及唐代文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理论意义,而且特别强调了其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敬畏自然,顺应环境,当代园林化城市建设的借镜——规划、园居、风水,更是现代美学体系中华夏元素的凸显,园林所具有的人文化特色,正是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利于古典园林技术理论的梳理与构建,如“壶中天地,缩龙成寸”的缩微、“巧于因借、调停虚实有无”的借景;从时间到空间,空间批评与文学地理学的新个案;从艺术批评到生态学批评,对中国文学生态学的成立有借鉴意义;从美学到经济学,可以考察其中的产权理论与成本理论视野中的圈地活动、资产转让与馈赠;从人名学到地名学,对二重网络中的历史学有新启示。 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的“中国古代文史研究方法的递变”,围绕 “汉学方法”、“宋学方法及其缺陷”“清人的经学方法及其缺陷”“梁启超对经学方法的尝试”“胡适的中西相融合的治学方法”五大专题,系统勾连回顾了中国古代文史方法的研究脉络以及特点,明确指出经学方法是呈现一种振荡式的发展状态,每一种经学方法都有其优点以及缺陷,应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考察;特别是在其递变的过程中,往往是与背后深刻的社会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不能忽略时代特点空谈经学方法。正先生尤其指出当下中国古代文史研究方法应尽可能地回归中国本土实际,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结合,要注意运用“以点求面、以面求法、以法求柱”的历史评价方法。 山西大学刘毓庆教授的“中国民族思维的三次大循环——兼论文学的循环”,认为中国古代的民族思维主要由历史、文学、哲学三种思维形态构成——历史思维形态呈现叙事性、描述性,文学思维形态则是艺术性、感性为特征,哲学思维形态常常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事理的归纳,理性色彩突出。就文学思维形态的呈现方式而言,主要是神话、诗歌、散文;就中国文学思维形态而论,分为五帝三王时期、秦汉魏晋唐宋时代、元明清时代三个时期,每一时期的思维形态的变化顺序依次是神话、诗歌、散文,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三次大循环。这种循环规律制约并支配了中国整个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过程,通过对这种大循环规律的认识,有利于对诸多文学问题的整体把握与本质探讨,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反思当下,对未来的文学发展走向做出更深透的分析。 本次系列讲座采取了专家主讲、专家圆桌座谈、学生与主讲专家交流互动等多样化形式,营造出轻松活跃又不乏敏锐的学术认知气氛,拓展与会人员尤其是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其逻辑思考和理性思辨能力,培养良好的学术兴趣与自信,并激发他们思考当下文人学者的生存处境、传承学术精神、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与使命,担当好自己的研究者角色与社会角色起到了良好作用。广大研究生同学反映能能得到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教诲,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这样集实用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讲座系列能经常开展,为同学们学术的成长点亮明灯。 在本次系列讲座举办期间,文学院党委书记竺剑、常务副院长张勇安、中文系书记兼主任黄景春等院系领导,分别拜会了各位主讲专家,对他们在百忙中莅临本院讲学表示衷心感谢,介绍了院系基本情况与发展远景,宾主双方都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意愿。(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点供稿)
主讲专家简介: 叶涛 ,男,1963年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 中国民俗学会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中国俗文学学会 常务理事等职。 赵敏俐 ,男,1954年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中文学科评审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楚辞学会副会长等职。 詹福瑞 ,男,1953年生,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评审组召集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与评审组中文学科组成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原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馆长,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 中国李白研究会 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心雕龙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
关爱和 ,男,1956年生,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中文学科评审组专家,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大学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兼任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 副会长等职。 李浩 ,男,1960年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中文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原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 郑杰文 ,男,1951年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中文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山东大学文史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文献研究会会长、中古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等职。 刘毓庆 ,男,1954年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中文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山西大学国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楚辞学会副会长等职。
本文来源: 上海大学
16.06.2016 20:57
大兴调研担使命 数字赋能促发展 | 上海财经大学师生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开展千村调查
7月17日至7月23日,上海财经大学
大兴调研担使命 数字赋能促发展 | 上海财经大学师生在辽宁丹东宽甸开展千村调查
为探究数字技术在乡村应用情况,7月20日至26日,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