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来风】德国文化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文学翻译有多少自由空间”沪江翻译沙龙

31.05.2016  13:55

      5月28日下午,主题为“文学翻译有多少自由空间”的沪江翻译沙龙活动在德国文化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此次活动邀请到了同济大学并且也是中心顾问的顾士渊教授和日耳曼文学硕士、汉学博士马海默(Dr. Marc Hermann)作为主讲嘉宾。

      翻译沙龙由中心德方主任司马涛(Thomas Zimmer)教授担任主持,司马老师为在场听众简要介绍了今天主讲的两位嘉宾,随后沪江翻译沙龙正式拉开了帷幕。

      马海默博士首先为到场的译者们做了一场关于如何做好文学翻译的精彩专题报告,他讲到了翻译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并例举了许多翻译中常见的案例。他指出,翻译就如同谈判一样,需要仔细斟酌用词。另外,身为译者,应该勇于跳脱出原文,对内容充分理解,懂得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之后,才能将作品更好地翻译出来。紧接着,他还列举了许多有趣的翻译例句来帮助大家理解。

 

Marc Hermann博士为译者做讲解

 

      马海默博士的报告结束之后,他和顾士渊教授就翻译的方法、中德翻译的差异以及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以及中国译者目前所处的境况进行了讨论交流。顾士渊教授极为赞同马海默博士的论点,他也认为翻译不能逐字逐句死翻译,而是要遵循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还要结合当地的文化风俗。就像林纾,一位“不谙外语,不能读外国原著,只能玩索译本,默印心中”的人,竟然翻译了超过两百部外国文学作品。这种逐字逐句的翻译方法逐渐走向极端,代表人物之一就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甚至认为以此种方法翻译出的晦涩难懂的作品才能体现外国文学的特色。顾士渊教授指出,严复先生所提出的“信、达、雅”才是当代译者普遍需要遵循的原则。

 

顾士渊教授与Marc Hermann博士讨论现场

 

      而目前中国译者似乎不能像德国译者那样,虽然可能会在用词上稍微转化一下,但不会对翻译原文的结构进行过大的改动。这或许跟中德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所处的文化氛围有关,中国读者对德国文学的印象几乎都是停留在高端且蕴含哲理的,像是歌德、席勒等大家或者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作者,所以中国译者所能翻译的作品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限制,而德国译者这方面的限制则少了许多。

      总之,文学翻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希望译者们在翻译的时候更注重自己从中所获得的乐趣,而不仅仅是把它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

      本次活动得到了我校德语系师生、上海外事译协的大力支持,在场的德语系师生及校内外的自由译者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对目前翻译现象的改善做了展望,整个沙龙在轻松愉快的讨论氛围下圆满结束。

 

活动现场

 

 

供稿:国际交流处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