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校区文化环境优化提升规划专家论证会召开 专家称“文化+环境”的设计思路很新颖
11月10日下午,学校专门邀请了7位校外专家齐聚和平楼第二会议室,就今年的一项文化建设重点项目——徐汇校区文化环境优化提升规划,召开了论证会。专家们对项目组提出的“文化+环境”的设计思路表示认可,认为这在上海高校中属于首创。
专家组由《上海城市管理》杂志总编王震国、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教授严国泰、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马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所所长周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志宏、中国城市建筑研究院高级建筑师汤里平、徐汇区规土局规划科长戴烔玥组成。
论证会上,我校副校长胡宝国致欢迎词。专家组组长王震国主持论证会,专家们听取了项目组代表、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闫爱宾老师的汇报并进行了提问与评议。我校党委副书记陈麒发表总结致辞。我校大学文化建设委员会成员、项目组成员等出席论证会。
胡宝国致欢迎词时表示,文化软实力是学校的立身之本,此次的专家认证会是一个很特别的会。华理自1952年建校至今,这是学校首次进行整体的文化环境建设规划。他说,此次的论证会主要聚焦于徐汇校区,他希望专家们能多为我校的文化环境建设出谋划策,帮助我校做好徐汇校区文化环境的优化提升。
“环境为文化之载体,文化为环境之灵魂”闫爱宾介绍,以此为指导思想,徐汇校区的校园文化环境优化提升不仅要解决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交通、停车等,更要做到宜人宜学,凸显校园文化。
据介绍,在历时大半年的调研基础上,项目组提出了详尽的规划方案,其内容涵盖现状分析及问题提出、优化提升对策及体系、功能布局与交通优化、景观与绿地系统整治、建筑环境与风貌提升。同时,项目组还根据规划内容制定了近期(3年)、中期(5年)与远期目标(10年),加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中的文化景观以“一带两轴”为核心,“一带”即滨水景观带,“两轴”为南北景观轴、东西景观轴。文化挖掘则以迤逦港(青春河原名)和攀登碑为核心,迤逦港彰显从事教学科研的学者们在风正帆悬时昂首阔步之激扬精神,攀登碑彰显从事教学科研的学者们在艰难险阻时勇攀高峰之攀登精神。而校训“勤奋求实、励志明德”则为迤逦港、攀登碑及华理学人精神气质内涵的高度提炼总结。
专家们在听取汇报后,从师生需求、设计思路、建筑密度、功能布局、校园环境与城市环境的融合、能源科技发展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闫爱宾汇报项目进展情况,专家现场点评
陈麒作总结讲话时对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他回顾与分享了我校徐汇校区从建校初期选址到校园建设等方面的历程。他谈到了徐汇校区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环境的优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决定对徐汇校区文化环境的优化提升进行统筹规划。他希望,徐汇校区的校园文化环境优化提升能够将校园设计、师生便利、校园文化、创新创业以及融入城市等各方面元素融会贯通于整体规划中。他期待,专家们能够进一步对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执行性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6年,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专门成立了文化建设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华东理工大学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并立项资助了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徐汇校区文化环境优化提升规划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