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市工人文化宫召开“大城小梦”职工文艺创作座谈会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繁荣上海职工文艺创作,市总工会、市工人文化宫于4月13日组织召开“大城小梦”职工文艺创作座谈会。市总工会巡视员杜仁伟、副主席李友钟出席会议,来自市作协、剧协、戏剧学院、剧本创作中心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参加了座谈。
杜仁伟就当前职工文艺发展的现状和愿景向与会专家作了介绍。座谈会围绕新时期上海职工文艺创作的时代特点,职工诉求、组织方法、人才培养、市场运作、资源整合等主题展开讨论。
市剧协主席、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认为“大城小梦”的主题寓意深刻,视角广阔,题材丰富,将职工文艺特色与时代发展特征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他强调职工群体既应该是讴歌对象又应该是创作主体。“大城”的质感来源于他们的生活体验,“小梦”的内涵体现在他们的情感表达。因此,总工会和工人文化宫应该借助这次创作实践,挖掘,培养出一批职工创作骨干,在创作成果和队伍建设上取得双丰收。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郭宇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提出了艺术教育同职业体验交流共享的概念。一方面戏剧学院可发挥艺术教育功能,为职工创作培训提供专业辅导。另一方面,市总工会可发挥行业优势,为院校师生提供职业体验平台。双方可在资源整合中实现优势互补。
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策划,编剧郑炳辉从创作角度具体分析了“大城小梦”主题的表现形式。他认为在处理“大”和“小”,“城”与“梦”的关系上,应该先立足于表达的丰富与多元,形式上应短小精悍。可先采取职工小品小戏展演的方式,更多的汇集原生态作品,从中筛选提炼出适合大戏的创作素材。
市剧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沈伟民从人才培养和项目运作角度提出了借船出海的概念,例如推荐优秀职工文艺骨干参加剧协的青年编剧扶持计划,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和国家艺术基金寻求项目资金扶持。在可操作层面为职工文艺创作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市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马文运介绍了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发展动态,列举了反映机场空服的小说《我欲乘风》、纺织女工题材小说《女工》、反映农民工的纪实小说《问世间情》、国企改革题材小说《慈悲》等几部作品的文学特点。工人作家管新生还介绍了其长篇纪实文学《工人子弟》的创作历程,为职工文艺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范本。
据悉,市总工会、市工人文化宫之前就职工题材创作问题,听取了市宫老一辈创作人的意见,与会的有曲信先、宗福先、贺国甫、贾鸿源、苏乐慈等。
市宫老一辈创作人认为重拾话剧创作的传统是一件好事情,但话剧创作要正视市场化,要给作者创作的余地,要给观众吸收的余地。市宫话剧创作要从基础抓起,要有适量的剧本储备,各方面的工作要有一个长远的、可持续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