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 稳步发展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数学学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复旦梦”为开展科研和教学的最高追求,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数学学科。经过五年的砥砺奋进,学院在科研能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优异的成绩。全院师生以高昂的精神状态为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提升科研能力,创建一流学科
五年里,学院在国际、国内重大科研奖项评比中取得累累硕果,科研能力获得广泛认可:李大潜获得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苏步青奖;陈恕行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傅吉祥荣获中国数学会第十五届陈省身数学奖;曲鹏、丁琪荣获中国数学会第十二届钟家庆数学奖;吴宗敏荣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陈猛、汤善健、周忆等的项目分别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卢文联的项目获得二等奖;吴昊、曲鹏荣获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在上海市的奖项中,苏仰峰、傅吉祥、郭坤宇收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雷震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等等。
过去的五年中,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位列全校理科前列,多次受到学校科研工作会议的表扬。陈晓漫、程晋、汤善健、沈维孝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苏仰峰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严军、李洪全、雷震先后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林伟、嵇庆春、谢启鸿、陆帅、姚一隽、杨翎、王凯、张国华等先后荣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15年,复旦数学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结合《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年)》,数学学科在全校学科布局中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考评中获得优秀,同时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流动站。
在学院师生共同奋斗的五年当中,科研成绩节节攀升,国际声誉年年向好。从学术界通用的指标ESI来看,数学学科从2012年位于全球80名左右逐年进步,截止2016年5月已排名全球61位。从USNEWS数学学科排行榜来看,学院数学学科实力也从最初的全球25位上升至20位,可谓脚步稳健、欣欣向荣。
夯实人才基础,保障发展动力
五年来,学院广大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科研和教学水平,为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陈恕行于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傅吉祥在2012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严军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二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名单;严军、李洪全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雷震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华波波入选国家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计划”。
除此之外,程晋、汤善健、陈猛、严军先后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汤善健、周忆、郭坤宇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雷震、卢文联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雷震、陆帅入选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雷震、卢文联、陆帅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张国华、吴昊入选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雷震、陆帅入选“曙光学者”计划;吴昊入选“晨光计划”;张仑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计划,等等。大量教职员工入选人才计划显示出教育部与上海市对复旦数学学科的重视与认可。这一成果不仅为复旦数学学科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活力,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也为科研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与储备人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联手数学中心,融合共赢发展
学院在与上海数学中心携手共进的五年中,围绕“立足上海,辐射全国,联动发展,建设成为一个在国际上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数学科学研究中心、数学技术创新中心、数学人才培养中心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为复旦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做出贡献,为我国早日建成数学强国做出积极贡献”的目标,努力推进各项工作。
五年来,中心聘任了冯建峰等7位首席专家;引进了15位研究人员,其中包括一位全职特聘和六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012年-2017年上半年,上海数学中心共招收24名博士后。五年里,上海数学中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上海市各类项目7项、博士后基金5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包括 Invent.Math,Annals of Math等4篇国际顶尖数学期刊论文。
上海数学中心通过“Fellow”、“双聘”职位,和数学科学学院深度融合。一方面,高校优秀青年研究人才有了更加宽广的学术平台;另一方面,学科的交叉互动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推进。中心人员也积极参与到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中,进一步优化学生专业成长的培养环境,让优质教学资源渗透至第一线。
重视学生培养,全面立德树人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教学教育和培养工作,涌现了一批教学成果丰硕、为人师表的好老师。李大潜荣获2017年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楷模;陈纪修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吴泉水、楼红卫分别荣获上海市育才奖;金路、吴泉水分别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由金路领衔的《综合性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本科生培养上,学院借助“拔尖人才”计划,通过专业教师引航,不断加大对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五年来,共有205名优秀学生入选“拔尖人才”计划,学院在办公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开设了“苏步青讲习室”,为有志于数学学习和研究的同学提供相互学习交流、思想碰撞启迪的场所;同时,学院集中资源开设无学分讨论班211门次、暑期讨论班63门次、暑期短期课程22门次,2017年初开始设立荣誉课程,目前已开设7门次,为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开阔视野、加深理解、提高兴趣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五年中,学院各方向教师编著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27本,形成具有复旦特色的教材体系。
学院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着力培养基础学科高层次人才,学生也因此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厚积薄发,屡获佳绩。五年来,共有85人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上海赛区(数学类)的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占一等奖设置名额的86.7%,21人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共有12人次获得一等奖。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的成绩稳步上升,五年累计获得9枚团体奖牌、21枚个人奖牌,其中在2016年和2017年的竞赛中分别获得1枚和2枚个人金牌。学院在鼓励学生从基本功抓起、踏踏实实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组织优秀学生开展“数院大神”答疑活动,面向全校学生提供数学答疑服务,自2013年创立开始至今已累计服务超过4000人次,从一开始的大神热线到固定地点开展面对面的答疑活动,再到开设复旦高数学习平台、推送复旦高数学习周刊,使全校同学在专业学习方面获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肯定。
回顾过去,成绩喜人、令人欣慰;展望未来,竞争激烈,任重道远。数学科学学院将继续秉持严谨求实、执着坚韧、团结奉献的优良院风,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数学学科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