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节期间把敬老院老人接回家过年的子女明显增多

18.02.2015  15:45

  “又到春节咯,不知道今年是哪个孩子要接我回家呢?”站在虹梅敬老院房间的窗台前,91岁的冯茶花老人一边浇花,一边念叨着。冯茶花有4个子女,每年过年时她都会被接到子女家中住几天,今年也不例外。

  记者采访多个敬老院了解到,春节临近,不少老人都被子女接回家中过年,来敬老院看望老人的子女也比平时多出不少。

   敬老院里“年轻人”变多了

  在虹梅敬老院业务科长张文龙看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近两年,‘常回家看看’逐渐深入人心,不再只是个口号。”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院长张乃子告诉记者,逢年过节时,把老人接回家的子女明显比平时要多。“这能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很多老人回来后往往会乐呵呵地回味好几天!

  除了“老人变少”,最近不少敬老院里“年轻人”变多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如今不少年轻人的常态:有心来尽孝,但往往苦于工作太忙没时间来探望。趁着春节假期,来看望老人的晚辈多了,最近养老院里热闹了不少。”闵行区爱德养老院负责人说。

  在这些来敬老院慰问的家属中,也有人已不再年轻。日前,记者在虹梅敬老院看到103岁的张敏正坐在轮椅里晒太阳,神色安逸,一旁陪着的是她70岁的儿子徐曙华。2月以来,徐曙华常去敬老院,一呆就是一整天。“我们兄弟姐妹一共6个,每天都有人来这里轮流值班,陪妈说说话。

  他告诉记者,尽管敬老院的服务很到位,但工作人员毕竟不是老人的亲人。“我们来这里,妈妈能感觉到子女一直在身边,心里会更踏实一些。

   亲情是最好的抗衰老剂

  对忙于工作、疏于看望的子女,多数老人都选择理解。冯茶花对记者说,如果可能,她希望子女天天都能来看她。“但他们要么有工作要做,要么有一大堆家务事要干,我也不希望影响他们。逢年过节子女们能来看看我,足够了。

  95岁的胡佩英老人在自己床前放了一张小孙女的艺术照,“每天睡前看一看,睡得更香;起床看一看,精神头更足!”记者得知,胡佩英的儿子一家目前在加拿大,孙女也在那里读书,今年过年不能回来看她。“前几天已经打过电话来拜年了,我说自己身体很好,让他们不要担心。得知他们在那里过得也好,我特别开心!

  “亲情是最好的抗衰老剂,一次探望、一声问候、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能让老人高兴好久。除了逢年过节来看望老人,也希望在外的游子们平时能给老父母多点关爱,抽空多来看看。”虹梅敬老院院长张世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