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善玉带着《敦煌女儿》回“家” 明年将拍摄实景8K全景声沪剧电影、制作广播剧
“常书鸿,1943年就职敦煌莫高窟,享年90岁,现在落叶归根,仰望九层楼,在三危山上守护敦煌……”《敦煌女儿》尾声,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角色陆续走上舞台,讲述自己与敦煌休戚与共的一生。
昨天,上海沪剧院《敦煌女儿》剧组来到三危山,人手一束黄色菊花,祭扫先贤。在这座面对莫高窟的山上竖立着一座座墓碑,这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常书鸿、段文杰与许多研究者的归宿,“活着守护敦煌,死后守望敦煌。”
第一次与“家乡父老”见面
昨天上午举行的2019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专家研讨会上,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回忆,最初从《解放日报》关于樊锦诗的报道萌发创作《敦煌女儿》的念头,八年来该剧推倒重来四次,修改不计其数。西北行版本删减冗余唱段,增加段文杰等敦煌人的群像戏份,厘清樊锦诗打造“数字敦煌”的来龙去脉,增加“数字敦煌”舞美设计。新版《敦煌女儿》上演一年多,演出近60场,近4万人次走进剧场。西北行后,《敦煌女儿》将听取观众、戏剧界及敦煌研究院专家意见,11月以新面貌亮相北京大学。
前天,作为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闭幕式系列文艺演出谢幕演出,《敦煌女儿》亮相敦煌大剧院,这是该剧创排八年来第一次与“家乡父老”见面。演出当天20时开演,茅善玉提早4个小时来到剧场,“敦煌站是回家演出,面对观众检阅的眼光,我兴奋又紧张。”最后一刻,她还在指导乐队进行一些调整。
1206座的敦煌大剧院聚满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其中有500多位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看哭了,“真实、生动、感人”是大家不约而同的评价。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表示,好的艺术品要历经长期打磨形成,敦煌莫高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创新,每个时代都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这与上海沪剧院耗费八年时间打造《敦煌女儿》异曲同工。
开启两个城市的文化交流
演出前,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专门为上海沪剧院演职人员做敦煌文化讲座,“择一事、忠一生”的信念牢牢镌刻在大家心中。行走在莫高窟外,参与过多次采风的老演员指着围栏对面的小屋向青年演员说:“看,这是樊院长当年住过的破庙,没有电灯,喝的是泥水,老鼠在屋内窜来窜去。”
在259窟,剧组为禅定佛雕塑的精妙惊叹,随着讲解员的手电筒光线向上走,禅定佛的嘴角、眼角、眉毛都在笑,“这座雕塑比《蒙娜丽莎》要早1000年。”大家反复端详,流连忘返。讲解员提到当年研究院条件艰苦,员工子女坐着毛驴车,跋涉25公里去县城上学更是引发一阵阵惊叹。
《敦煌女儿》西北行是海派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一次重要推广和传播。除了敦煌大剧院,《敦煌女儿》9月3日献演兰州音乐厅,9月12日还将应“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邀请于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创排《敦煌女儿》的八年中,我们历经了创作的瓶颈和困难,但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那是因为几代敦煌人为守护莫高窟奉献一生的精神感染着我们,给我们坚持下去的力量。”茅善玉说,“对沪剧院而言,创排这样一部作品是艺术上的挑战,是精神上的洗礼。”
明年,上海沪剧院与敦煌研究院、上海广播电视台SMG共同合作拍摄实景8K全景声沪剧电影《敦煌女儿》,电影计划摆脱舞台演出框架,改为实景拍摄,除莫高窟外,还将在北大、上海、武汉等地取景。上海沪剧院还将与甘肃新闻综合广播电台联合制作广播剧《敦煌女儿》,开启两个城市的文化交流。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