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支教高原的雪莲花 14天、海拔3565米,华东师大“冈拉梅朵”社团第四次进藏支教

23.07.2014  16:53

  6月27日晚19:38,从上海开往拉萨的T164次列车,缓缓驶出了上海火车站。4358公里,48小时,同一趟列车,同样灿烂的笑脸,这已经是华东师大“冈拉梅朵”藏文化社团第四次踏上进藏支教的旅程。

  为了给藏区的孩子“上好一堂课、讲好一部电影、办好一台晚会、举行一场知识竞赛”,从成员选拔到物资募集、从技能培训到教案设计,参加本次支教的28名队员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进行前期的筹划和准备。期末考试一结束,他们就开启了西藏支教之旅。

华师大支教队在吉汝完小

  从顽皮小男孩到支教队长

  早晨6:00,当太阳还未在海拔3565米的高原完全升起时,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完小的孩子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最小的孩子只有6岁,离开父母的怀抱,进入住校生活,洗漱、自习,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他们还在这里接受自理训练。因为我们的到来,孩子们显得格外兴奋。

  眼前的这个小男孩,皮肤黝黑,个子一点点高,眼睛里闪烁出晶亮的光芒。高原的正午,灼热的阳光让人觉得睁眼都有些困难,而小男孩和他的同学们却坐在草地上、趴在随身携带的小板凳上看书、作业。远远地看到老师走近,露出腼腆的一笑。“上小学的时候,我也这样,怕老师,”支教队队长次仁更才,九年前正是毕业于这所小学。如今,这个不再胆小羞涩的大男孩,已经成为了华东师大的一名免费师范生,并立志将自己的未来交付给三尺讲台。

支教队员上课

  曾经从这里出发,如今又回到这里支教。在华东师大“冈拉梅朵”藏文化社团与昌珠完小爱心物资交接的仪式上,次仁更才感慨万千:“如果没有当年老师们对我的严格要求、没有学校对我的悉心培养,我不可能考取内地的西藏班,更不可能考取名牌大学。”在西藏,只有成绩最为优秀的小学毕业生,才能考入内地的西藏班,进行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在华东师大,在“冈拉梅朵”藏文化社支教团,几乎所有的藏族同学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内地学习并考取华东师大的。在十二三岁的年纪就不得不离家远赴内地求学,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那个时候,我身高还不到一米三,拖着跟自己差不多高的行李箱,一个人就去了武汉。”回忆起当年离家求学的情景,次仁更才至今印象深刻,“火车准备开动的时候,我抱着爸妈大哭,实在太舍不得了。”汽笛声响、列车启动,挥手一别就是四年。初中毕业,次仁更才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当他兴高采烈地站在阿妈面前时,迎来的却是阿妈疑惑的目光——分别太久,连阿妈都没能认出自己的孩子。

支教队员为学生批改讲解作业

  2014年的夏天,田梗两旁的青稞连绵成大片的青色,一派生机勃勃。这已经是次仁更才第二次踏上回乡支教的旅程。从前期的宣传、募捐、面试选拔支教队员到与昌珠完小的沟通、协调,从召集队员开会、讨论教案到购买物资、安排行程等等,所有与支教有关的细节都是他在忙活。“更才长大了,也成熟了,已经不再是那个顽皮捣蛋的小男孩了。”十多天的支教下来,昌珠完小校长罗布次仁不仅对他昔日的学生刮目相看,更对华东师大“冈拉梅朵”藏文化社团和所有前来支教的队员们称赞不已。上课的时候,对于孩子们容易混淆的生字,次仁更才和支教队员们都会一遍又一遍耐心地讲解;下课的时候,孩子们总是喜欢拉着次仁更才和年轻的老师们一起做游戏,还念叨着“将来也要像更才大哥哥一样”。

  晚上21:00,高原上空的太阳终于徐徐落下,结束一天学习的孩子们回到了各自的宿舍。而在对面的教师宿舍楼里,次仁更才和他的队员们正在总结一天的支教心得,准备和布置新一天的支教工作。

 

支教队员与老师交流

支教队员与昌珠完小交流

  从羞涩紧张到自信讲台

  “同学们好”、“老师好”,这是支教队员益西卓玛在扎囊县吉汝乡吉汝完小的第一堂课,教室里除了四年级一班的29名同学,还有来自吉汝完小的校长尼玛次仁和副校长格桑加措。初上讲台的她,难免有些紧张,声音颤抖得连自己都能感觉到。然而,一看到孩子们一双双写满期待的眼睛,益西卓玛很快就在这熠熠的目光中平静了下来,开始了她精心准备的课程。伴着孩子们响亮的读书声,益西卓玛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回荡在这三面环山的校园里。

  性格开朗、能歌善舞的益西卓玛,在朋友中有一个绰号叫做“北上广”——初中考入广州的西藏班、高中就读于北京的西藏中学、大学被位于上海的华东师大录取。对于这位走遍大江南北的西藏门巴族姑娘来说,最难走的,却是回家的路。初中毕业那年,她的家乡墨脱还没通公路,益西卓玛只能从林芝徒步回家。翻雪山、穿密林,经过数十天的艰难跋涉,这位年幼的姑娘硬是靠着自己的双脚,步步丈量。纵使暴雨冲垮了路基、大雪覆盖了崇山峻岭,也没能阻挡益西卓玛回家的脚步。就在她的第一堂课上,讲到“颠簸”一词,孩子们有些茫然。益西卓玛用藏语和汉语各解释了一遍,效果还是不太理想。她灵机一动,举了一个例子:“我们从学校回家的路,是不是有些凹凸不平?如果我们坐在车里,车子从学校一直开回家,我们就会左摇右晃、前倾后仰,这就是‘颠簸’的感觉。”孩子们顿时恍然大悟。

支教队员与昌珠完小的学生见面

  在批改作文时,益西卓玛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几乎通篇都没有标点符号。对此,她并没有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以无标点的方式一口气读完了学生的作文。看着老师气喘吁吁的样子,孩子们哈哈大笑,益西卓玛这才点破了其中的原委:“如果作文不加标点,就意味着没有停顿。”上午三节课、下午两节课,一天下来,紧凑的课程让益西卓玛的嗓子亮起了红灯,也不由得感慨“当老师真的不容易”。可是,当小学母校邀请她假期回校交流时,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不管家乡的教学条件有多么艰苦,只要能帮助那里的孩子,我都愿意去做。”如今就读于华东师大中文系的益西卓玛,心心念念的都是尽早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我们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在大学校园里的巴桑潘多,性格稍显内向,可是站上讲台、面对藏族孩子的她却毫不怯懦。你也许很难想象,这个讲起课来有板有眼的姑娘,在专业课的教室里甚至不敢和老师多讲一句话——“汉族的同学实在太优秀了,我的汉语说得没有她们好,上课都不太敢举手发言。”然而,支教的生活,使巴桑潘多重新找回了那个自信的“”。无论是课间休息还是晚自习,她都会交叉运用汉、藏两种语言,把学生们挨个叫到身边,讲解作业中的错误和难点。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原来大方和自信,需要的只是一个三尺讲台。

当地的藏族小学生与支教队员在一起

  从不懂藏语到不舍离去

  进藏支教,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尤其是对于初到高原的汉族师生。两天两夜的火车,加上六小时的车程,抵达支教小学后,疲惫不堪的他们还要与一系列的高原反应做斗争。就连已经是第四次进藏的支教队指导老师江铁锋,也没能逃过高原反应的折磨。

  来自传播学院13级的白玉华,是本次支教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别看她年纪小,奇思妙想还真不少。为了启发高原偏远山区孩子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白玉华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她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形,然后请孩子们依次上台为这个圆各添一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黑板上很快就呈现出了一个大眼睛、高鼻子、长头发的漂亮女孩。“还能画出其它物体吗?”白玉华随即转身拿起粉笔,把那个原本单调的圆变成了快乐的时钟、微笑的太阳和遥远的星球,每一笔勾画都伴随着孩子们啧啧的惊叹,有的孩子甚至一边鼓掌一边大声喊道:“老师,你画得太棒了!”白玉华微笑着告诉孩子们:“只要你们愿意开动脑筋,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你们同样也能够画出美丽的风景。

表彰优秀小学生

优秀小学生表彰大会

学生代表接受捐赠的物资

  “我特别想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来自中文系的白族女孩杨怡涵在吉汝完小的第一堂课,就遇到了一个大麻烦——藏族孩子的名字实在太难记,“我希望每次看到孩子们,都能大声地叫出他们的名字。”为此,杨怡涵想了不少办法:批改作业时,她会格外留心那些想法独特的孩子。有一个男孩在作文里写,想发明一种“考试万能镜”,这样所有的考试都不用愁了。于是,杨怡涵一下就记住了这个名叫旦增塔巴的男孩。此外,她还不断地让学生考自己“老师,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一遍遍下来,全班26位学生的名字她都记住了。“站在讲台上,我才真正明白,一位老师所肩负的责任有多重,”杨怡涵若有所思地说,“因为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支教队员与学生畅谈理想

  来自新闻系的胡颖皓,是支教队里极少数非师范专业中的一员,“一站上讲台,我觉得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这种感觉非常奇妙。”为了鼓励孩子们,她在试卷上写下鼓励的话语、画出五角星,就连最后几排比较调皮的孩子,也开始争着举手、抢着发言。7月3日的晚自习,二年级二班的格桑卓玛突然牙齿出血,疼得直抽冷气。胡颖皓打算送她回宿舍休息,而格桑卓玛却连忙摇头,“老师,我不想回宿舍,我想上你的课。”每当回忆起这个细节,胡颖皓总说:“我觉得自己没为他们做什么,可是那个瞬间,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悠扬的歌声从昌珠完小四年级2班的教室里传出来,这是支教队员郑晓龙正在给孩子们上一堂关于理想的课。虽然自己的专业是数学,但郑晓龙上起语文课来一点也不含糊。在学生们的作文里,许多孩子都不约而同地写道:“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名新老师,他叫郑晓龙。我很喜欢他。他课讲得很好,很善良,也很有知识。我希望我长大了也可以像他一样。”而这,正是很多孩子们的共同理想。

支教队员与学生自编自导的一台晚会

  尾声

  为期两周的支教很快就接近尾声了。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来自汉族、藏族、门巴族、白族等多民族的支教队员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实践当中,把无私的爱心、细心和耐心奉献给了孩子们。对于这些未来教师而言,支教不仅是教学技能的练习、教学经验的丰富,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神圣与魅力、责任与使命。此外,本次支教队还将筹集到的17000元善款以及价值10000多元的物资,从上海带到西藏的两所支教小学,让每一名孩子、每一位老师都能感受到来自千里之外的爱心。

  在昌珠完小校长罗布次仁写给华东师大的感谢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出于自愿的事业是最有生命力的事业,向他人传授知识的行为是最高尚的行为,奉献者的语言是最易沟通的人类共同语言。

  支教结束的那天早晨,当队员们即将踏上回程的汽车时,依依不舍的孩子们从教学楼里飞奔着跑出来,紧紧地簇拥在支教队员们的身边。他们眼里噙着泪水,手捧着洁白的哈达,献给了这群年轻的老师们。车子缓缓启动,队员们流着泪,轻声哼起了那首歌——“冈拉梅朵/纯洁无暇高高地盛开在雪山上/你是那样的圣洁/阳光雪水的滋润/历经风雨带给高原永远平安吉祥……

 

支教队员与学生合影

记者手记:

  临行前一天,当支教队员们收拾行李的时候,许多孩子都不约而同地来给这群年轻的老师送上他们亲手制作的礼物和亲笔写下的信件。其中,桑吉卓玛的一封亲笔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稚嫩的字体清晰地写着:“老师,我会好好学习。我希望自己能够考上华东师范大学。那个时候,我们在上海见。

  只有真正来到了这片神秘而广袤的高原,才能深刻地体会到藏族孩子们的努力和不易。教育师资的匮乏、地理环境的恶劣,他们小小年纪就开始了远行求学之路。在现在和未来,学成归藏的师大学子,将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反哺并建设自己的家乡。

  青稞酒的甘甜、酥油茶的醇厚、孩子们的质朴,都将是支教队员们心中难忘的西藏情结。2014年的7月,注定将同眼前连绵起伏的高山、缺氧难耐的高原、耀眼灼目的骄阳以及骄阳下美丽绽放的雪莲花,幻化成永恒的支教记忆,留存在每一名支教队员的心间。

 

文字| 万姗姗、胡颖皓、张新艳  摄影| 万姗姗、江铁峰、张新艳  来源| 新闻办  编辑| 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