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材料学院推全程化精准化常态化专业化举措 《东方教育时报》:应对材料专业毕业生就业挑战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推出“全程化、精准化、常态化、专业化”的就业举措,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精准就业指导服务,想方设法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每年基本都保持在95%以上,截至去年8月底,有近50%的毕业生先后与三资企业、国企、私有民营企业、研究机构等签约或达成就业协议,另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读研或出国深造。以去年8月的就业率为例,2015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复合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物理等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都保持在92%以上。此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以及材料物理等3个专业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将自己在高校期间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专利,投入市场。
据华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书记戴诚安介绍,就业的挑战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受去产能的影响,来学校、学院宣讲的单位中,中石化系统招聘量缩减明显;其次,三资企业招聘岗位大幅度减少,而小企业和民营招聘数量出现不小幅度增加,另外,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仍然有较大需求,这些趋势与学生求职心态、目标依然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匹配现象。再次,伴随传统行业、传统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缩小,一些诸如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等新业态、新经济用人需求旺盛,而对材料相关专业就业市场并没有明显效果。
为了应对这些新的挑战,华理材料学院确立了“全程化、精准化、常态化、专业化”的就业举措,通过实现“就业教育全程化、全员送岗精准化、毕业生跟踪常态化、人员配备专业化”,来保障材料学院人才输出。据华理材料学院负责就业的贾维华老师介绍,“就业教育全程化”指的是对学生分层次、多维度、系统化地开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活动,实现职业生涯教育全覆盖。面向一年级学生注重专业与专业起航教育,如专业导航、成长成才报告会、学长论坛、职业规划论坛;面向二、三年级学生开展职业分类指导与实践教育,包括“保研、考研、出国、工作”交流会、企业参观交流、暑期夏令营等;针对大四学生加强求职技巧与能力教育,如简历制作、模拟面试与个性化指导、宣讲会与招聘会、求职礼仪、就业法令和法规讲解等。同时,学院利用各种资源与用人单位建立密切联系,积极开拓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建立实践、实习基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教育。
“全员送岗精准化”则是指通过“全员送岗”模式实现精准化服务。据悉,每年华理材料学院教师挖掘出的就业岗位就多达150余个,每年有7%的毕业生在老师的推荐下实现就业。贾维华强调,这要求学院专职就业老师做到“人头清,家底熟”,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荐岗位。准确掌握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各类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通过开展个性化辅导、推送就业信息、发放求职补贴等有效措施,做到精准帮扶。
“毕业生跟踪常态化”指的则是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学院每2~4年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毕业生情况调查,每年搞一次小范围调查。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及电话、信函、网上调查、座谈等形式,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并采用问卷调查、毕业生本人自评、学生毕业前的自我评价及毕业生质量抽样调查等方式,掌握毕业生的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指导和完善学院就业工作。“每年学校还会召开用人单位座谈会,邀请近30家材料企业代表来校座谈,了解学生在企业中发展状况以及对学校更好与企业无缝对接提出建议。每年召开的校友座谈会,也会分专业邀请近20名毕业校友回校交流,谈个人现状、专业发展及母校未来。”
《 东方教育时报》第16版
原文来源: 东方教育时报 | 发表时间:2016-06-15 | 作者:臧莺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