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重要活动】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赴上海体育学院调研
国内高校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
【重要文件】
市教委印发《2017年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要点》
【规范办学秩序】
松江教育推出八条措施规范办学秩序
青浦区坚持稳中求进规范办学秩序
【思政工作】
华东政法大学将青年校友资源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奉贤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改革】
上海健康医学院对接国家分级诊疗战略创新附属医院建设模式
【简讯】
【重要活动】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赴上海体育学院调研 2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赵勇一行到上海体育学院调研并召开体育工作座谈会。
上海体育学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十二五”成绩和“十三五”发展思路。赵勇充分肯定了学校办学成绩,强调,要总结办学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造就一流体育人才;要成为体育科技高地,研究好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促进成果转化,推动智能体育发展;要成为全民健身基地,在全民健身中发挥示范性;要成为体育事业智库,为国家体育事业改革发展贡献智慧。
调研会后,赵勇主持召开了体育工作座谈会,听取各界专家学者对未来我国体育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他指出,当前,要把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作为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以全地区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共享、全球化合作、全社会参与为核心的“大体育”理念,坚持以新战略、新目标、新技术手段、新健身需求为特征的“新体育”理念,坚持以建设世界一流、与我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体育强国为目标的“强体育”理念,不断改革和创新体育发展方式,让人民切实体会到体育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上海体育学院)
国内高校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 3月1日,十二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原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长龚学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董云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共同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揭牌。
根据国家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的需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08年起开办油画保护与修复、陶瓷保护与修复、纸本保护与修复等专业,为更好地推进我国文物保护与修复的本科教育,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正式成立“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并成立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拟设立金属(青铜器)、古家具、古建筑、壁画和纺织品修复等新专业方向。相关专业2017年面向全国计划招收45名本科生。(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重要文件】
市教委印发《2017年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要点》 2017年坚持内涵提升、产教融合、培育工匠精神,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努力培养符合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卓越全球城市需要的高素质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中等职业教育部分,落实综合改革项目,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一批高水平学校;加强内涵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提升师生综合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部分,深化综合改革,实现高职创新发展;加强质量保障,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开展师资培训,构建师资培训体系;举办技能大赛,提高师生专业水平。
【规范办学秩序】
松江教育推出八条措施规范办学秩序 一、推进多元评价机制。 推进小学阶段等第制评价。合理安排测验、考试的次数。推行免考、作业免检、每周无作业日等措施。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 二、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科学安排各学段上学、放学时间。全面实施“午休半小时”。各中小学不得以任何名义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大面积补课。 三、深入推进作业改革。 实施作业上网公示备案制。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作业平衡协调机制。推广“今日作业”(APP)、“阳光作业”等成功经验。建立学生作业分层模式。 四、推进“阳光活力”工程。 推进体育、艺术、科技综合素质教育“阳光活力”工程。开展“快乐活动日+”活动。实施文教体教科教“三结合”,为学生提供菜单式的项目选择。 五、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的“云间课堂”,形成线上线下双课堂运行机制。设立“云间教学节”。完善校长听课制度。推进备课组教研组建设。 六、深化分层分类指导。 对学习困难学生实行分层分类辅导。做好放学后看护工作,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强化学生心理疏导。 七、净化教育培训市场。 严格规范教育培训机构准入门槛,加强过程监管。开展联合整治,净化教育培训市场。建立网格化常态监管机制。 八、加大督查追责力度。 开展“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专项督导。建立家校监督联动机制。开展有偿家教与有偿兼课等专项治理。(松江区教育局)
青浦区坚持稳中求进规范办学秩序 一、立足教师,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以师爱论坛、师德提升、师能践行、师心志愿、师风弘扬的五个“师”项目推进为抓手,培育依法从教、以德育人、严谨治学、积极进取的教育新风。 二、立足课堂,构建“绿色”教育质量观。 传承与创新“青浦实验”,深入推进“养正务本”教育内涵建设,构建区域性“活动-发展”课程教学新格局和“为学而教”的课堂教学新常态。以上海市中高考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契机,引导学生及家长重视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育。 三、立足学校,完善优质教育多元供给。 支持复旦附中青浦分校、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发展,推进上海平和学校青浦分校建设;重点打造清河湾教育实验园区,做强做大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培育本土教育品牌;实施相对薄弱学校提升计划,实现“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的目标;扶持中职校开展中高职、中本贯通培养试点,打通学生多元成才渠道。 四、立足管理,杜绝各类违规行为。 加强宣传引导,缓解家长升学焦虑;严格课程计划执行,严格考试考查管理;规范招生学籍管理,杜绝违规择校;完善教育培训市场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青浦区教育局)
【思政工作】
华东政法大学将青年校友资源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一、搭建深度融合的平台。 成立“华政青年成长导师团”,以校友回馈母校的需求和大学生需要引领成长的要求为工作契合点,以榜样教育和实践指导为特色,吸纳了各界精英近100名优秀青年校友担任学生成长导师,构筑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助推器和优秀青年校友集聚的温馨家园,探索形成学校与校友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注入新鲜的资源与活力。
二、创新深度互动的机制。 改变“指定式”的传统结对模式,建立双向选择机制,通过充分公开师生基本信息、组织学生现场展示活动、双方自愿选择等举措,增强导师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改变导师单兵作战的传统模式,在“一对一”引领的基础上实施“导师+团队”的组团互助机制,畅通导师之间相互整合资源的渠道,搭建成长资源库,形成合力效应,为导师帮助学生成长提供丰富的抓手。改变导师“终身制”的传统模式,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和宁缺毋滥的精品理念,设置导师考核与竞争机制,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督,督促不合格的导师退出导师团。此外,对导师设置了“三个一”的硬性指标,要求所有结对导师每季度与学生见一次面、为学生提供一次实习或就业的机会、参加学生的毕业典礼,强化制度约束力,避免互动走过场。
三、实施深度引领的项目。 “华政青年成长导师团”自成立以来,共有102名学生与97名导师结对成功,并以引领思想和能力成长、提供平台和机会为目标,实施了“名师高徒”“导师晚餐会”等项目群,共组织89次师生现场互动类活动,还有5名导师为7名学生提供论文指导;设立了“华政青年成长基金”和“团学之星”奖学金,累计提供80余万爱心资金,激励和帮助学生发展。同时,积极辐射项目外的学生,不断扩大受益面,共为151人提供了实习机会,帮助200余名困难生走进大剧院欣赏高雅艺术,还组织了4位导师回母校开展讲座,以鲜活的经历向学弟学妹传授经验、引领成长,赢得学生好评。(华东政法)
奉贤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开发好教材。 编撰中小幼系列“贤文化”教育读本和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四个学段的《诵中华经典,做贤德之人——中小幼“中华经典诵读”读本》区本教材。两套教材既收入经典诗文又融入“贤文化”要素,引导学生从小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二、培养好队伍。 着力培育一批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带头人”,不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引导广大教师清楚传统文化哪些内容适合教给学生,通过什么方法有效教给学生,取得良好成效。其中奉贤区名教师徐德洪开设的《古典诗词创作指导》等课程,每年吸引众多学生;2009年至今,他指导学生参加八届上海市中小学生古典诗词创作比赛,获等第奖七十多人次,其中七届大赛均有一等奖获得者。 三、编写好课程。 将地域历史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融合,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2014年全区评出校本特色课程100门,30多门是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 四、建设好社团。 挂牌成立青少年文学影视院、青少年书画院、青少年科学院、青少年棋院、学生艺术团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五、开展好活动。 推进“文教结合”,把教育资源与社会文化资源整合有机整合,“泼墨挥毫撰家训”“家风家训家春秋”“新二十四孝”等活动,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奉贤区教育局)
【教育改革】
上海健康医学院对接国家分级诊疗战略创新附属医院建设模式 为对接国家分级诊疗战略,上海健康医学院立足应用型、特色性和国际化的办学目标与定位,创建“以三级医疗机构为引领,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支撑、以全国示范性社区卫生中心为依托”的多能级多层次附属医院构架,培养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和医学相关类技术人员。
一、聚焦应用型人才“实践”核心,夯实附属医院建设基础。 启动社区联盟教学基地建设工作。马陆、嘉定、合庆、书院、川沙以及康桥6家社区卫生中心成为首批联盟成员,挂牌成为学校社区联盟教学基地。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充分发挥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学校培养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在“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见实习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提供有力保障,为将来服务基层卫生打好基础。
二、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主线,规范附属医院建设体系。 为发挥创新型附属医院体系中各层级机构的最大效能,规范发展,学校临床医学院对相关附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教学工作进行直接管理与指导;附属医院对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早期接触临床、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和临床见、实习带教工作进行直接管理、指导、监督和反馈,合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强化、细化、优化各类教学任务的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确保教学工作有序、科学、规范开展。
三、聚力应用型人才资源要素,丰富附属医院建设内涵。 学校积极探索附属医院建设“1+X”学系模式,建立师资“蓄水池”。“1+X”学系模式是根据所属各家附属医院的优势和特色采用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其中“1”指由每家附属医院重点承办一个学系(内科学系、外科学系、妇产科学系、儿科学系等), “X”是指各家附属医院积极参与该学系的建设。在建设中,各学系通过建立高效的组织框架,遴选各家附属医院最优秀的师资,着力为五年制全科医学生量身定做专业课程;通过对教学、医疗、科研、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交流、资源整合,实现高水平五年制全科医生的培养。(上海健康医学院)
【简讯】
▲2月28日,国际乒联主席托马斯·维克特在上海体育学院参加国际乒联博物馆筹建工作汇报会。乒博馆目前进展十分顺利,预计2018年元旦开馆试运营。同时陈展工作也已启动,确保乒博馆建成后陈展工作能全部到位。(体育学院)